这日,朝堂上一片静默。
文武百官跪在地上,神色肃穆,一言不发。
陈景瑞脸色难看,喘着气,胸膛剧烈起伏着。
刚刚他气急,发了火,可惜太后却没有因此迁就他。
事情皆因不久之前,吐蕃使者拜访陈国,并向陈景瑞表示想要求娶公主,以结两地之好。
态度极其诚恳。
闻言,朝臣自然无不可。
陈景瑞如今已十三,开始亲政。
吐蕃求娶公主,在他看来是件好事,自然应下。
谁知,太后却反驳了。
这些年,太后气度越发威压,她不紧不慢道:“我陈国公主何其金贵,为何要远赴吐蕃?”
她对陈景瑞说道:“哀家觉得,此举不妥。”
陈景瑞不解:
“以公主为纽带,加强两国的联系,对我国而言,岂非好事?”
“公主既然享受多年富贵,自然该深明大义。”
闻言,太后态度依旧坚决。
见状,陈景瑞转而把矛头抛给姜太傅:
“太傅大人,您说说看,吐蕃求娶公主一事可不可行?”
众目睽睽之下,姜太傅略作沉思,继而缓缓摇头:“回皇上,老臣以为此举怕是不妥。”
“有何不妥!”
陈景瑞语气难掩不悦。
他不等姜太傅回复,便转而问起其他大臣:
“张尚书,您以为呢?”
“回皇上,老臣也以为不妥。如今外邦安稳,何须要公主千金之躯,奔赴万里,受此艰辛?”
闻言,陈景瑞眉头一跳。
一连问了好几人,他们皆回答不妥。
有些人不敢得罪太后,也不想得罪皇帝,只作不知,却不知道这样,直接得罪两方。
陈景瑞额头突突直跳,他还不如其他人那般沉稳老练,此时觉得自己开始亲政,却被连连否认,一时怒意难止。
便发了怒。
众人跪在地上,神色惶恐。
太后瞥了陈景瑞一眼,加重语气,提醒他:“皇儿,不该如此动怒。”
而后,陈景瑞深吸口气,低头认错。
“皇儿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