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怕张山风又让公务员操办,直接卡住了儒家的咽喉。
如果这事儿,张山风不松口,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文官甚至全体儒家会集体罢工。
所以,张山风选择让步,点了点头:“理当如此!
本官麾下公务员不甚熟悉八股文,对科举亦不甚清楚,交由各提学衙门,的确最合适不过。”
一见张山风松口,李东阳与刘健等人倒是狐疑起来。
这个杀胚,似乎答应得太爽快,不太对劲!
果然,张山风的狠招来了:“陛下,至于大儒,臣以为,需陛下亲自考核!
大儒的入门条件,需有传世之作,需有高徒,需有教化番邦之行……”
一大堆的条件,刚听着还凑合,但众人越听越不对味儿了。
教化番邦之行?
徐溥眼睛半瞎,但耳朵又不聋,更不是老糊涂。
所以,他立马语气不善:“大儒列入考核也就罢了,真金不怕火炼,就当筛选一些欺世盗名之辈。
但,教化番邦之行,与大儒何关联?
张公,莫要欺我儒家太甚!”
把大儒都弄走,然后呢?
然后,儒家自然是不攻自破了!
大儒,可是儒家真正集大成者!
可以说,每一位真正的大儒,不仅自身才学,学富五车,给四书五经做过注,或者有千古名文传世!
此外,你更要桃李满天下,教出的徒弟,都得要是名闻天下才行。
否则,没个牛p的弟子镇场,别人称你一声大儒,问你高徒几何,写了什么大作,你好意思回应吗?
这样牛p的人,大明有多少大儒呢?
恐怕就算手指头数不过来,加上脚趾头也差不多够了。
就这么点,要是全被张山风丢到番邦去了,那还得了?
儒家还剩下啥了?
妥妥的,这是要拆了儒家这座大厦的顶梁柱啊!
所以,徐溥的语气能好才怪。
老人家没有当场撸起袖子开团,已经是忌惮张山风的战力了。
张山风也没在意徐溥的语气不善,而是解释道:“试问徐公,孔子周游多少国,去过哪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