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殷章挺直腰杆,底气稍足几分:“陛下,施丞相时常教导在下,‘国欲安,先强军,兵强马壮,方可御敌;而后抚百姓,民生安乐,根基乃固’ 。当时我深受启发,才有感而发写下那篇策论。沈怀诚一个寒门子弟,怎会有这般见识,不是作弊抄袭又是什么?”殷章一边说,一边用眼角余光瞟向太子和沈怀诚,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施丞相站在文官前列,神色平静,目光沉稳地注视着这一切。听到殷章搬出自己的言论,他微微颔首,脸上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像是对殷章这番话的默许与肯定。
    但这笑意只在脸上一闪而过,很快恢复成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他双手交叠在身前,宽大的衣袖微微摆动,举手投足间尽显位高权重者的气度。
    面对众人的目光,施丞相泰然自若,既不急于表态,也没有丝毫的慌乱,仿佛这朝堂上的纷争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一切都按着他预想的方向发展。
    正僵持不下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跑进来,在大殿中央跪地,尖着嗓子禀报道:“陛下,振远侯府小公子李如兰求见,说是沈状元让他带来的东西,他已经带到了。”
    皇帝闻言,微微皱眉,略作思忖后,摆了摆手道:“宣他进来。”
    不一会儿,李如兰大步迈进大殿,身后跟着两名太监,他们手中捧着高高一摞书本,显得有些吃力。
    李如兰先是恭敬地向皇帝行了大礼,而后直起身,有意无意地给沈怀诚使了个眼色,又飞快地瞥了一眼太子,才退到一旁站定。
    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那些书本上,心中满是疑惑。
    沈怀诚看到这些书,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太子则暗自揣测,李如兰的出现定与沈怀诚洗脱罪名有关,只是不知这些书里藏着怎样的关键证据 。
    沈怀诚见那些书本被稳稳放下,心中有了底气,再次向皇帝,声音洪亮的说道:“陛下,臣出身寒门,没有殷公子那般游历四方、与各地官员交流的机会,也无人在旁悉心指点。更不敢妄称有殷公子那般高尚情怀。臣科举策论中所引用的观点,皆出自这些书。”
    皇帝微微挑眉,示意太监将书本呈上。
    太监们手忙脚乱却又小心翼翼地将书本依次呈递给皇帝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权力巅峰:从一等功开始平步青云官场沉浮,我携前世记忆飞速上位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诸天皇帝聊天群大反派也有春天2换亲嫁对郎,重生后她躺赢了无限诸天:从获得史蒂夫面板开始穿越高育良:牢不可破的汉大帮神三群聊:三国克系执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