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
- 化石作用:鸡内金中含有的角蛋白、微量胃蛋白酶、淀粉酶等成分,可能通过改变体内某些物质的代谢,抑制结石的形成,还能使结石中的某些成分溶解、破碎,促进结石排出。临床研究发现,它对泌尿系统结石和胆结石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 健脾和胃:脾胃功能健运,有助于促进水液代谢和气血运行,改善因脾胃虚弱导致的湿浊内生、气血瘀滞等情况,而这些病理状态与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所以鸡内金通过健脾和胃,可间接起到防止结石形成及辅助排石的作用。
- 通淋利尿:鸡内金有利尿通淋的功效,能增加尿量,促进尿液排出,在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中,可借助尿液的冲刷作用,帮助较小的结石排出体外,减轻结石对尿路黏膜的刺激和损伤。
用途
- 泌尿系统结石:对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可用单味鸡内金研磨成粉,温水冲服,一般每次3-10克,每日3次。也可与其他通淋排石药物如金钱草、海金沙等配伍使用,增强排石效果。
- 胆结石:对于泥沙样胆结石或较小的胆结石,单味鸡内金有一定的溶石、排石作用。可将鸡内金焙干研末,每次服用3-5克,每日2-3次,饭前半小时用温开水送服。也常与柴胡、郁金、茵陈等疏肝利胆药物同用,以提高疗效。
一、中药别名
鸡内金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在中医文化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衍生出了众多形象又富有深意的别名。这些别名不仅反映了其来源、形态特征,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药用价值。
“鸡肫皮”是鸡内金最常见的别名之一。“肫”指的是鸡的砂囊,鸡内金是紧贴在鸡砂囊内壁的那层黄色薄膜,将其剥离后,从外观上看,就像是鸡肫的外皮,所以被形象地称为“鸡肫皮”。这个别名通俗易懂,让人们能直观地了解到它的来源与部位。
“鸡黄皮”则是从其颜色和质地来命名的。新鲜的鸡内金颜色多呈黄色,质地薄而柔韧,如同一张黄色的皮,所以民间多称其为“鸡黄皮”。这一别名简洁明了地概括了鸡内金的颜色和外观特点,方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