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页
    杨仪在皇宫内鼎烹罪臣、杀鸡儆猴的消息,不出一日便传遍了整个蜀都。
    无人刻意压制这消息,甚至还有人暗中推波助澜,将此事宣扬得沸沸扬扬。
    对那些平日里欺压百姓、贪赃枉法的官员,蜀都的百姓早已恨之入骨。
    如今得知这些贪官污吏被杨仪以鼎烹之刑处死,百姓们无不拍手叫好,大快人心。
    “杨大人真是个好官啊!为咱们百姓做主,铲除了这些祸害!”
    “那些贪官活该!鼎烹之刑对他们来说,都是轻的!”
    “这下好了,以后谁还敢贪?”
    蜀都的街头巷尾,百姓们三五成群,议论纷纷。
    ……
    与此同时,蜀都外三十里,卧龙岗处。
    青翠的竹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竹叶沙沙作响。
    诸葛亮端坐在一间简朴的草庐中,手中捧着马谡刚刚递上来的文书,眉头紧锁,目光沉凝。
    “鼎烹之刑,这在我蜀汉立国以来,从未实行过,杨仪竟这般大胆……”诸葛亮低声喃喃,声音中透着深深的忧虑。
    他逐字逐句地阅读着文书中的内容,越看越心惊,越看越觉得头皮发麻。
    文书详细记录了蜀都内近段时间发生的种种事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些被处以鼎烹之刑的官员。
    诸葛亮对杨仪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知之甚深。
    在他的印象中,杨仪虽行事果决,但并非残忍之人。
    “丞相,这杨仪简直太过残忍!由他当道,也不知朝堂上会有多少官员死于非命。这鼎烹之刑,怕只是开始啊!”
    一旁的马谡面露愁容,忍不住开口说道。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愤怒,更带着几分不安。
    诸葛亮却摇摇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幼常,以我看来,杨仪此举不过是为了震慑朝堂文官。毕竟在数日之前,杨仪就已提出了北伐之念,可在朝堂之上,却受到了其他文官的反驳。”
    前些日子,杨仪在朝堂之上公然提出要继承丞相遗志,北伐曹魏。
    这一消息传到诸葛亮耳中时,曾经让他颇感欣慰。
    然而,杨仪的提议却遭到了以蒋琬等文官为首的反对派强烈抵制。
    如今,杨仪以
第(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三子非亲生,重生后报复一下咋啦天降三宝:总裁爹地跑不了禁止悔婚:京圈大佬低声诱哄!重生1960,我在山沟里攒下万亩良田道界天下往前走,不回头,前夫请别纠缠不休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娇气包被读心后,成了全员团宠气运被夺?神巫老祖她杀回来了离婚两年,霸总开启追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