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领命道:“臣明白了,陛下。臣即刻与工部沟通,督促他们尽快研讨此事。”
朱棣拍了解解缙的肩膀:“解缙,这最后的冲刺阶段,切不可有丝毫懈怠。朕等着《永乐大典》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解缙神情坚定,抱拳说道:“陛下放心!臣必定殚精竭虑,确保大典在各方面都尽善尽美。”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皇宫前的广场上热闹非凡。朱棣身着华丽的龙袍,端坐在高高的御座之上,目光威严而又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俯瞰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整齐排列;皇子皇孙们神情庄重,站立在一侧;来自天下各地的读书学子们,个个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敬仰的光芒。
解缙快步走上高台,向朱棣行了大礼,声音洪亮地奏道:“陛下!历经六年寒暑,《永乐大典》编撰、抄写及审核工作全部告成!今日,这部凝聚着无数贤才心血、承载着华夏千年文明的鸿篇巨制,已准备好呈于陛下御览!”
朱棣站起身来,微微扬起下巴,大声说道:“好!今日,朕与诸位一同见证这一载入史册的伟大时刻!”
随着朱棣的一声令下,数名内侍抬着装帧精美的《永乐大典》正本缓缓走上高台。阳光洒在厚重的册页上,反射出金色的光芒,仿佛是华夏文明的光辉在闪耀。
《永乐大典》的正本,宛如一件承载着华夏千年文明的稀世珍宝,其外观与装帧设计皆彰显着无与伦比的尊贵与华丽,处处透露着大明王朝对这部巨着的极致重视与精心雕琢。
从整体外观来看,《永乐大典》正本的册页规模宏大,每册都有一定的厚度,整齐排列在一起,形成一座气势恢宏的知识宝库。它们被整齐地收纳于特制的书箱之中,书箱采用优质的木材打造,木质纹理细腻且坚硬,不仅能为大典提供坚实的保护,还散发着一种古朴而典雅的气息。书箱表面经过精细的打磨处理,光滑如镜,反射出柔和的光泽。箱盖之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以象征皇权的龙纹为主体,龙身蜿蜒盘旋,龙须飘动,龙鳞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