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9)页
啪啪摔下,又是跺又是踩。瓦样块毫无损伤,倒把客户吓的一跳,对如此粗暴的销售方式惊讶不已,被彻底“雷”到了。等到客户心服口服价格也就服了。
    销售带动生产的企业,一定是良性运转的好企业。瓦厂发展很快,市场有省内扩展到省外,有临时工棚厂房发展到仓储粮库,有民用建筑发展到军队营房养殖基地,销售会议上说就差出口创汇了。
    然而瓦厂能如此轻松地赚钱,舅舅的家庭地位陡升,引得舅妈非要拉了一帮亲戚克隆一个瓦厂不可,于是有了瓦厂绝代双雄。
    同样的技术,同样的原材料,甚至连销售市场都高度重叠,更要命的是,这个克隆的瓦厂,选址竟然在湖滨镇去往老瓦厂的路上,以致很多客户误以为老瓦厂搬迁到这里来了。
    这分明就是在抢嘛。舅妈在家里的不讲理此时演绎的淋漓尽致,老瓦厂像是一个可怜的老人躲在墙角不敢出来,只会在心里骂一句什么世道嘛。
    一心追求公道的老瓦厂最先发起价格战。然而在高度相似的两个企业之间打价格战,实在找不出有差异的名头,一切都一样,唯有价格更低。等到把价格打折打到“骨折”时,两家又觉得这么耗下去都要完了。
    两家瓦厂虽然都属于镇经贸委管的企业,价格战打的尸横遍野,成本超出售价的现象,让所有人都头疼。镇长书记私下里说,以后娶儿媳妇千万不能碰不讲理的。
    经贸委主任高深一直负责两个企业的协调,他深知所有的利弊。于是毛遂自荐,要结束两家企业的价格战,只有两家合一家,才能结束混乱的市场。
    想法并不新鲜,只是新厂和老厂的规模、员工、场地、交通位置各有优劣。所以不断有人提此想法,却没人去做。到后来一有人提这种想法时,被误解是想拖人下水。
    高深在自荐信里,说了沉疴旧疾的客观难处,也没妄自菲薄,他只要求领导充分信任他,让他放手去做。他没有简单地保证产值利润,而是强调肯定能结束这种混乱不堪的局面。
    至于未来怎么发展,他相信降龙十八掌,何况这两年建材花样翻新,再图发展不是难题。领导充分讨论了这封信后,终于下发文件,任命高深为合并后的经营厂长,负责两厂的运营事宜。原来的两个厂长均为生产厂长,他们除了生产
第(3/9)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叶无尘赶山打猎重生后要奋斗?我转头抱紧富婆大腿凰命:我的官场人生负鼎热痒都市官场:仕途巅峰,从公务员开始快穿白月光穿进be剧本嫁给前夫死对头:我怀了,他疯了!我写的盗墓小说成为考古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