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黛玉教香菱要深挖诗词的出处与背景,就是作者让我们读者深挖红楼梦中的典故出处与背景,去仔细体会其中的滋味,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那样理解不了作者的深意。
    香菱说王维的诗句的好处,黛玉便教她这其实是从前人的诗句里化出来的。
    原文是:
    香菱说‘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
    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黛玉接着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
    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了出来,递与香菱。
    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香菱代表华夏子民,我们也是,那么黛玉教香菱就是在教我们。
    黛玉教我们不要只看到“上”字用的好,还要对它进行更深度的挖掘,才能完全理解它的好,这是在培养我们深度了解作者创作背景与出处的意识。
    举个例子就能明白了,比如我们看判词,第一首“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所有的解读基本上都只看到了表面。
    他们会告诉你咏絮才是用来形容林黛玉是个才女。其中的典故出自东晋才女谢道韫的故事。
    据《世说新语·言语》记载,东晋太傅谢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子侄辈们讲解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又大又急,谢安兴致勃勃地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他哥哥的儿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
    而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后高兴得大笑起来。
    谢道韫的比喻不仅形似,更生动地描绘出雪花轻盈飘飞的姿态,富有诗意和美感,显示出她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好良好的文学素养。
    此后,“咏絮才”就成为了称赞女子善于吟咏、有出众诗才的典故。
    但是我们要明白,这是判词,是模拟推背图预测人物结局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男友说的边界感,就是和别人亲亲?魔童:开局龙族坐骑,敖闰求饶仙道?死道!贬妻为妾?我改嫁皇叔你疯什么重生70年代,女知青们抢着嫁湘西秘闻葬神棺重生新婚夜,清冷夫君把我宠上天古藤仙缘邪神入侵灾星祸世?我:这波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