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能有多少?”贺兰一派轻松地问,“能不能占932个人的一半?”
陈进峰怕村长听到伤心,不敢说实话,“不知道,不过也有很多人从头到尾不参合,一门心思就认准咱们。”
贺兰不觉得这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反倒有些挫败。九百多人的担子她怕自己担不起来才想出这个办法减员,目标是给自己减轻一半负担,如果没达到预期她还得再想别的办法。
不过减员的办法有很多,不着急,让省里主动撤销她去新厂当厂长的决定可只有这一次机会,因此贺兰比所有村民都希望那封请愿信能够如期摆放到叶高官案头。
村长旁听许久他们两人的算计,没发现什么纰漏,长叹一声说道:“我是帮不上什么忙了,在医院里也是待着,还不如回家去。”
贺兰以为他老人家又要“省钱”,刚想劝说,村长紧接着又说道:“再过两天就是正月十五,我想回去走百病。”
相州县东郊附近有座碧霞元君祠,又叫娘娘庙,每到正月十五人们习惯成群结队去庙里走一走拜一拜,传说泰山娘娘去百病功力不俗,许多人都曾达偿所愿。
人生即将走到尽头,村长这位钢铁一样的唯物主义革命战士终于还是心有不甘地选择了烧香拜佛。
贺兰心里阵阵酸楚,拒绝的话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陈进峰更加镇定一些,说道:“我去问问大夫,大夫没意见我这就去办出院手续。”
大夫早就对村长的病情束手无策,所以并没有强加挽留,叮嘱陈进峰一些注意事项便在出院证明上签了字。
村长听说当天就能出院后精神立刻大好,在贺兰的搀扶下走到窗边高兴地欣赏了一会儿风景。
来的时候山呼海啸,走的时候静悄悄,一辆松花江面包便将所有人和物都载了回去。
贺兰想的远了点,走百病重点在一个走字,以村长现在的身体状况无疑是走不了的,总不能让儿孙背着他去庙里,于是她在医院门口的药房买了一台轮椅。
村长看见那台轮椅似乎想说些什么,最终却什么都没说。
车到家门口,村长扶着门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