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辽宁省朝阳市位于辽西大凌河谷,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咽喉要地,也是中原文化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地,文化影响深远。唐代,朝阳(当时称柳城)是营州的治所,这里不仅是粟特人的一个重要聚居区,也是丝绸之路的东部枢纽。柳城是唐代“安史之乱”主角安禄山和史思明的成长地,他们自称粟特人后裔。柳城作为东北地区的军事要塞,始终是兵家必争之地,唐朝在击败高句丽后,将安东都护府迁至辽阳,进一步巩固了柳城的战略地位。
隋朝北平郡治所在新昌,即现在的河北卢龙县。隋朝时期,北平被称为涿郡。隋开皇三年(583年),隋朝废除燕郡,大业三年(607年)改幽州为涿郡。唐朝时期,涿郡复称为幽州。贞观元年(627年),幽州划归河北道。后幽州成为范阳节度使的驻地。
北平在隋唐时期大致对应现在的北京市房山区良乡老县城一带,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地理位置优越,北依燕山山脉,南临华北平原,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吸引了大量人口和物资,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蓟丘揽古》诗中提到蓟丘,表明当时北平地区已经有了显着的文化发展。
邓暠主动投诚的消息传到长安,唐高祖李渊大喜,当即任命邓暠为营州总管,以示信任。
一周后(十二月十三日),长安城又得另一个喜讯。
皇宫内,唐高祖李渊正与群臣商议国事。突然,内侍匆匆入殿,跪地禀报道:“陛下,隋将罗艺遣使上表,愿率渔阳、上谷等郡归顺我朝!”
李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抚掌笑道:“罗艺乃隋朝名将,若能归顺,实乃我大唐之幸!”
罗艺出生不详,卒于627年,字子延,是隋末唐初的一位重要将领,出生于京兆郡云阳县(今陕西三原西),出身于武将世家,他的父亲是隋朝左监门将军罗荣。罗艺自幼习练武艺,勇敢善战,在隋炀帝大业年间因多次立下军功,官至虎贲郎将,驻守涿郡(即幽州),隋唐涿郡治所设立在蓟县,即现今的北京市西南城区,核心辖区包括现今的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东北部、河北省北部和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