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陆安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墙上挂着的科研进度表上。
    红、蓝、绿三色磁贴密密麻麻地排布着,记录着各项实验的完成情况。
    他伸手调整了几枚磁贴的位置,在心里默默计算着时间节点。
    抗体最快什么时候能到货?
    流式实验需要几天?
    数据分析又要多久?
    国自然的战场上,每一份数据、每一次合作都可能成为胜负的关键。
    陆安很清楚,在这个级别的科研竞赛中,光有好的想法远远不够,必须要有过硬的预实验数据、严谨的研究方案,以及能够证明团队执行力的佐证。
    他重新坐直身体,打开申报书的初稿,开始逐字逐句地推敲立项依据部分的表述。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办公室的灯光成为整层楼为数不多的亮光之一。
    桌上的茶已经凉了,但陆安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屏幕上,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的节奏,就像是在和时间赛跑的倒计时。
    ……
    尽管科研任务繁重,陆安依然雷打不动地坚持每周抽出一天时间回急诊科查房。
    这个习惯从他成为带组医生时就养成了,如今即使身兼数职也从未间断。
    最初,急诊科的医生们并不适应陆安的查房方式。
    因为陆安不喜欢走马观花地巡视病房,而是会随机挑选几个重点病例,带着全组医生在病床前一站就是半小时。
    从病史问到查体,从用药问到护理,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推敲。
    年轻医生们常常被问得额头冒汗,护士站的护士们私下都称这是“魔鬼查房”。
    但渐渐地,大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自己临床能力提升最快的时候,恰恰就是陆安查房的那天。
    那些被反复追问的鉴别诊断思路,那些被强调的危急值预警指标,都在不知不觉中内化成了诊疗习惯。
    现在每到陆安查房的日子,值班医生都会提前准备好病例资料,甚至有人会特意调班来参加。
    这天早晨的交班会上,杨泽仁正在汇报夜班收治的重症患者。
    “昨晚接诊一名45岁男性,主诉突发上腹痛6小时。ct提示肝右叶3cm占位伴腹腔积血,afp>1000,考虑肝癌破裂出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综影视:炮灰的丫鬟们隐婚三年,离婚时盛总失控了七零娇妻太会撩,残疾老公甜蜜蜜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让我替妹受苦?全家给我站好假千金空间通兽世,渣哥个个悔断肠我儿一街溜子,怎成军长女婿了替嫁:本千金成了京城团宠全员虐她?惨死后乔小姐黑化了天道追着喂饭,你说他是宗门弃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