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安站在投影前,仔细查看患者的增强ct影像。
肝右叶那个不规则的低密度影周围,造影剂外渗的痕迹清晰可见。
他转头问道:“介入后生命体征稳定了吗?”
“血压维持在110/70mmhg左右,心率90次/分。”杨泽仁翻着监护记录,“但今早复查肝功能,alt上升到480u/l,总胆红素56μmol/l,还在持续恶化。”
病房里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知道,这种进行性肝功能恶化往往预示着更严重的并发症。
陆安的手指在ct片上轻轻敲了两下:“加一组血氨监测,每6小时一次。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准备好乳果糖。”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把血凝常规也复查一下,警惕dic。”
杨泽仁立即在医嘱本上记下这些要求。
半年前,他刚从心内科调来急诊科时,他可能会觉得这些医嘱有些过度检查。
但现在他明白,这正是陆主任临床思维的体现,在风暴来临前就准备好救生艇!
交班结束后,住院医师唐小玉小跑着追上正要离开的陆安:“陆主任,下周三有个肝癌多学科会诊,肿瘤科的刘主任特意说希望您能参加。”
她递过一份会诊通知单,“好像是关于一个门静脉癌栓的复杂病例。”
陆安接过通知单,快速浏览着患者的基本情况。
32岁男性,乙肝肝硬化病史,门静脉主干充满型癌栓
他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这类患者的治疗选择往往充满争议,确实需要多学科共同决策。
他掏出手机查看日程表,下周三原本安排了实验室的重要动物实验。
但看着唐小玉期待的眼神,陆安还是点了点头:“帮我排进去吧,实验那边我调整一下时间。”
走出急诊科大门,初夏的阳光迎面洒来。
陆安站在台阶上深吸一口气,身后是刚刚查房过的急诊病房,前方是通往科研楼的小路。
科研与临床,就像两条并行的轨道,而他必须同时驾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