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的产业化之路
2019年,棋子烧饼制作技艺入选唐山市第五批市级非遗名录。非遗传承人谷小光在丰润老城开设非遗文化体验馆,游客可亲手制作烧饼,感受“包馅、封口、擀形、撒芝麻”的全过程。企业还推出低糖、素食等健康版本,并通过冷链物流销往全国。在电商平台,一盒8枚的棋子烧饼售价38元,月销超万单,成为唐山美食的“网红名片”。
四、非遗共生的唐山经验
迁安手工造纸、吴家兰坨瓦盆、棋子烧饼的传承,折射出唐山非遗保护的三大路径:
1 技艺与科技的融合:迁安桑皮纸企业引入标准化生产流程,同时保留古法核心工艺,实现“传统不守旧”;
2 生活与艺术的对话:瓦盆从日用品转型为文创产品,棋子烧饼从地方小吃升级为国礼,证明非遗需“活在当下”;
3 政府与市场的协同:迁纸文化艺术产业园、非遗体验馆等平台,通过政策扶持与市场运作,构建“生产-展示-销售”闭环。
在唐山,非遗不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流淌在生活里的文化基因。当桑皮纸上的墨香与瓦盆中的泥土气息交织,当棋子烧饼的酥脆声在街头巷尾回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一座城市对文化根脉的深情守护。这种守护,让唐山非遗在工业化浪潮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文明赓续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