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耳贼,真是阴险狡诈啊!”
孙策看完手中的信件,气得脸色铁青,他猛地将信件拍在桌案上,仿佛这样就能发泄出心中的不满和愤恨。
一旁的周瑜见状,连忙安慰道。
“伯符,先别生气,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呢。”
他顿了顿,接着分析道。
“刘备刚刚得到荆州,肯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安抚当地的士族,短时间内应该无暇顾及其他事情。而曹操此时回到许昌,想必是有大动作要做,朝廷内部恐怕会有新的动荡。如此一来,我们正好可以趁此机会,一举平定山越之乱。”
周瑜的一番话,让孙策的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他沉思片刻,觉得周瑜说得不无道理,于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正如周瑜所料,曹操在拿到夏侯辰带回来的退位诏书后,心中的野心愈发膨胀。
他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登基事宜,自然无暇顾及南方的战事。
不仅如此,就连原本正在征伐益州的夏侯渊和戏志才,也因为曹操的命令而停下了进攻的步伐。
长江南岸的丹阳郡,宛如被一层湿漉漉的轻纱所笼罩,雾气弥漫,使得整个地区都显得朦胧而神秘。
孙策驻马于山头,极目远眺,脚下的丘陵连绵起伏,仿佛是大地的脊梁,一直延伸到远方的天际。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斥候风驰电掣般地奔上山头,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向孙策禀报。
“主公,祖郎联合费栈、严白虎余部,已经聚众两万余人,正在泾县修筑工事。”
孙策浓眉紧蹙,他的目光如鹰隼一般锐利,紧紧盯着斥候,似乎要从他的脸上看出更多的情报。
片刻之后,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徐盛,这位年轻的讨逆将军正紧握着腰间古锭刀的刀柄,铠甲上的铜片在晨光的映照下,泛起一道道冷冽的光芒。
ps:徐盛,字文向,琅邪莒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
徐盛初从孙权,为别部司马。曾以不足二百兵士拒黄祖之子黄射所率数千人,大破之。任校尉、芜湖令,迁中郎将,督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