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页
    梅雨季节的上海,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黏腻感。李阳站在资料室门口,看着工作人员将最后一摞文件整齐码放在纸箱里,打印机吐出的纸张在空调风口微微颤动。墙上的倒计时牌显示:距离环保认证申请截止仅剩72小时,而认证材料清单上,仍有12项标着刺眼的红色未完成标记。
    \"李总,欧盟ce绿色认证要求的碳足迹追溯报告卡住了。\"认证项目负责人小陈抱着笔记本电脑匆匆赶来,屏幕上的数据曲线杂乱无章,\"我们的供应链跨度太大,东南亚供应商的原材料碳排放数据无法精准对接。\"李阳皱起眉头,这个问题像卡在喉咙里的刺——如果不能提供完整的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申请很可能直接被驳回。
    当晚,公司紧急召开跨国视频会议。屏幕上,来自印尼、马来西亚的供应商代表们表情凝重。李阳开门见山:\"这次认证不仅是我们的事,更是整个供应链的荣誉。\"他展示了企业为环保改造投入的资金和技术:\"我们愿意提供便携式碳排放检测仪,帮助你们建立数据监测体系。\"经过三个小时的协商,最终达成协议:由公司出资培训供应商的技术人员,并开放部分数据管理系统权限。
    资料整理过程中,各类问题层出不穷。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日志存在格式差异,废气监测数据的单位换算出现疏漏,甚至连设备安装图纸都缺少关键参数标注。李阳亲自挂帅成立\"认证攻坚指挥部\",将办公室搬到资料室隔壁,要求各部门负责人24小时待命。当发现某份检测报告的盖章日期有误时,他立即联系检测机构,连夜驱车150公里取回重新出具的文件。
    在补充污染物排放数据时,团队遇到了技术难题。新设备虽然达到环保标准,但检测报告的某些指标需要更权威的第三方验证。李阳果断联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邀请专家团队入驻企业进行现场检测。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架起精密仪器,对废水、废气进行连续72小时的动态监测。当最终数据显示所有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时,现场响起了激动的掌声。
    但最具挑战性的是编写《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白皮书》。这份文件不仅要涵盖环保改造的全过程,还要展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李阳组织了跨部门写作小组,从技术部抽调工程师撰写设备参数,让市场部
第(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东宫诱妾,穿越女誓不为妾说我假少爷?可惜亲生父母更炸!穿越后,我在大明组建海军天团重回八零:发家致富宠妻女财富自由,从每日情报系统开始!遮天:我为荒古第一帝叫你辅助天命之子,不是去收小弟军官老公身体好,八零辣妻上瘾撩!妖尾:闪闪?不不不,是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