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再跳一遍。”应卉清淡淡挥手。
舞蹈队立刻行动起来。
应卉清微微眯起眼睛,仔细聆听鼓点节奏。
忽然,应惠清抬手叫停。
“第二段队形变化时,”她开口道,“右侧三位舞者的步伐比音乐慢了半拍。这并非是舞者的失误,而是腰铃的重量影响了他们的动作节奏。”
她起身走向道具架,拿起一个腰铃轻轻摇晃,金属撞击的声音清脆却沉重:“这种传统腰铃虽然极具民族特色,但重量确实会影响舞蹈的灵活性。如果将马步改为更轻盈的踮步,既能保留力量感,又能提升整体协调性。”
说着,她亲自示范了几个踮步动作,身姿轻盈如燕,与方才舞者们略显滞重的步伐形成鲜明对比。
“还有这里。”她走到队形中央,“当舞者们围成圆圈时,手臂的摆动幅度可以再大一些,配合眼神的交流,会让整个舞蹈更具感染力。民族舞蹈的精髓不仅在于动作,更在于情感的传递。”
她一边说,一边伸手调整一位舞者的手臂角度。
“想象自己是在草原上自由驰骋,让每一个动作都充满生命力。”
指导老师眼睛一亮,立刻凑上前:“应老师,关于多民族元素融合的部分,您还有什么建议吗?”
应卉清微笑着点头,从道具箱中取出一条彩色绸带:“比如在舞蹈高。潮部分,可以加入藏族水袖舞的元素,用绸带的翻飞象征河流奔腾,既能丰富视觉效果,又能自然衔接下一段节奏。”
沈小曼站在人群边缘,脸色越来越难看。
她精心准备的刁难,此刻却成了应卉清展示才华的舞台!
看着应卉清站在人群中央侃侃而谈,沈小曼终于忍不住了。
“既然应老师这么懂行,不如多指点指点其他工作者吧。”沈小曼猛地挤进人群,故意提高声调。
“别让我们这些"井底之蛙"耽误了沪市专家的时间。”
她刻意把“专家”二字咬得极重,尾音带着刺。
应卉清却像没听出火药味,对着沈小曼微微一笑。
“那你觉得该怎么安排?”
“还有三个部门没参观,总不能让他们等太久吧?”沈小曼咬牙切齿的说道。
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