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听不太明白,但知道是在夸她,抿嘴一笑将长箭拔下来塞回箭筒里,雪麻雀则用结实的细线缠住爪子挂在了箭筒边缘:“下套的诱饵有了,咱接着走吧。”
这片山腰平地就是当年我们遇上狼群的地方,我已经找不到当年躲避的那块石头,不过那段经历却记忆犹新。当时我没有什么太大感觉,直到后来年龄大了才越发后怕。那一道道风驰电掣的白色魅影,震人心弦的风吼狼啸,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多年,可是跟那匹银灰巨狼的死亡对视仍然让我记忆犹新!
过了山腰平地再往上走就是白熊出没的区域,腊梅下意识放慢了速度,上山的方式也从笔直向上变成了倾斜前进。因为我们要开始寻找白熊的踪迹和它们所冬眠的雪坑或者山洞。
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也是对猎人在耐力层面上的考验,无论抓什么东西,没有足够的耐心和耐力,永远不会成功。
我们围着大白山绕了小半圈,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在山上更深的地方,动物也变的更加活跃,偶尔我能在雪坡上看到一两只野兔或者其他大型生物的踪迹。
从凌晨开始出发,穿着十几斤重量的棉袄和皮甲走了整整一上午,我只觉得腰酸腿酸,小腿就好像系了几个铅块,每一步都变的越发吃力,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找错了方向,否则怎么可能一上午都没发现任何白熊的踪迹。
腊梅很有耐心,睁着一双滴溜圆的大眼睛左看右看。积雪中所有的特殊痕迹和不同寻常的变化都被她尽收眼底。
来到大白山南侧的坡面,另一处半大的平地出现在眼前,腊梅站在山坡上扫了一圈,面色顿时就变得严肃起来,轻喊一声:“有了!”随即加快速度往前跑去。
一听说有发现,我也来了尽头,踩着她的脚印追到近前,就看见平地下面有许多杂乱无章的动物脚印,纵横交错的织会在一起。我能认出来的有那么四五种,狍子的,兔子的,山猫的,还有一种犬科生物的,不像是狼,却很相似。其中就包括着熊掌印,而且因为熊掌印最为硕大,所以极为显眼。
蹲下身子看了看掌印方向,腊梅通过周围地形稍加推断,沿着山坡一侧往前走了五十多米,果然在深处靠角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