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却不为所动,他坚信宦官的话,认为党人是在扰乱朝纲。
第二年,在窦武的请求下,刘志对党人略微宽恕,下诏赦归田里,但规定他们终生禁锢,不能做官,这便是历史上着名的“第一次党锢之祸”。这次事件导致许多清正的官员被禁锢,宦官更加为所欲为,国事日非,言路阻塞,使地主阶级中正直的知识分子愤懑不平,部分名士消极避世。
刘志在位后期,边疆战事依然频繁。167年春,东羌、先零五六千人进攻关中,夏,攻灭长安、雍两营,杀千余人。同年十月,岸尾、摩蟞诸羌复攻三辅,张奂派司马尹端、董卓共同迎击,取得大胜。同年,当煎诸种羌四千人欲攻武威,段颎追击于鸾鸟(今甘肃武威南),将其击败。
在经济方面,刘志无视国库空虚的现状,恣意畜养上万宫女,供其淫乐。161年,为减轻国库财政支出,刘志下诏减发公卿百官的俸禄,借贷王、侯的一半租税,同时下令以不同价钱卖关内侯、虎贲郎、羽林郎、缇骑营士和五大夫等官爵,开了卖官鬻爵的先河。这一举措直接败坏了吏治,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得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168年1月25日,刘志在洛阳宫中病逝,终年36岁。他的离去,并未给东汉带来转机,反而让这个王朝在衰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刘志的一生,充满了无奈与悲哀。他在权力的漩涡中挣扎,试图摆脱外戚的控制,却又陷入了宦官专权的泥潭。他的努力和挣扎,最终都未能改变东汉王朝走向衰落的命运。
在他死后,东汉的政治更加混乱,社会动荡不安。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恐惧。而刘志这个名字,也成为了东汉历史上一个令人叹息的符号,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衰落。
多年以后,当人们回顾这段历史,无不感慨万分。
“汉桓帝刘志,本有机会重振朝纲,却终究未能摆脱命运的枷锁。”一位学者叹息道。
“他的一生,是东汉王朝走向衰败的一个缩影。”另一个人附和着。
刘志的故事,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着,成为了后人反思和警醒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