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帝刘宏:东汉衰颓的罪魁祸首》
汉灵帝刘宏,出生于公元 157 年,在东汉那风云变幻、危机四伏的时代背景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本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解渎亭侯刘苌与董氏之子,早年世袭解渎亭侯,居住在河间国。在那里,他度过了相对平静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河间国的侯府,虽不如京城的皇宫那般奢华,但也是屋宇错落,庭院深深。年少的刘宏在这片小小的天地里,时常与伙伴们嬉戏玩耍。春日里,他们在花丛间追逐蝴蝶;夏日中,于树荫下捕捉鸣蝉;秋风吹过,又一同在果园中采摘熟透的果实;而到了寒冬,便围坐在火炉边,听着老人们讲述那些久远的故事。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突如其来。永康元年(167 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驾崩,由于桓帝无子,皇位继承问题成为了朝廷的焦点。皇后窦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在选择皇位继承人时,河间人侍御史刘鯈推荐了刘宏。于是,窦武禀报太后,定下由刘宏继承皇位,派刘鯈持节,率领羽林军到河间国迎接刘宏入朝即位。
建宁元年(168 年)正月,刘宏在众人的簇拥下,到达洛阳夏门外万寿亭。此时的他,年仅 12 岁,对即将面临的一切充满了迷茫和不安。窦武持节前往迎接,刘宏望着眼前这位朝廷重臣,心中五味杂陈。那一天,阳光洒在刘宏稚嫩的脸上,却无法驱散他心底的阴霾。他深知,从此自己将踏入一个充满权谋与争斗的世界。
第二天,刘宏正式即皇帝位,改元建宁。初登皇位的刘宏,对宫廷的规矩和礼仪尚不熟悉,常常在朝堂上显得有些局促和不知所措。他坐在那金碧辉煌的龙椅上,却感觉如坐针毡,周围的大臣们个个神色凝重,让他感到无比的压抑。
刘宏即位后,追尊自己的祖父为孝元皇,祖母夏氏为孝元后,父亲为孝仁皇,尊母亲董氏为慎园贵人。然而,这些尊号并未能掩盖住朝廷内部日益激烈的权力斗争。
刘宏即位之初,封赏定策之功,封外戚窦武为闻喜侯,其子侄也都封侯,又封宦官曹节为长安乡侯,一共封了十一个侯爵。此时的朝廷,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窦武与太傅陈蕃合作,征召天下名士,重新启用桓帝时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