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刘备内部也并非毫无矛盾。关羽和张飞对刘备如此敬重诸葛亮心生不满,认为刘备对诸葛亮过于信任,甚至超过了他们兄弟。有一次,关羽和张飞甚至为此与刘备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刘备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平息了他们的怒火,并向他们解释诸葛亮的重要性。此外,刘备在对待诸葛亮的一些建议时,也曾有过犹豫和怀疑,尤其是在一些需要冒险的决策上。
第五节:赤壁之战,奠定基业
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的势力逐渐壮大。此时,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率领八十万大军南下,荆州刘表之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击败,带着百姓和残军退往夏口。
诸葛亮建议刘备与孙权联合,共同对抗曹操。于是,他亲自前往江东,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孙权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统率三万吴军,与刘备的军队一起组成孙刘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抵御曹军。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利用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大败而逃,刘备趁机收复了荆州南部四郡,并从孙权手中借得江陵,以此为基础,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刘备也终于在乱世中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此后,刘备在诸葛亮的谋划下,积极招贤纳士,发展经济,训练军队。他又先后收降了黄忠、魏延等将领,势力不断壮大。荆州在刘备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军队士气高昂,成为刘备争夺天下的重要基地。
但在分配战后利益时,刘备集团内部出现了一些分歧,有人认为应该趁机扩大地盘,而有人则主张巩固现有成果。刘备为此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渴望扩大势力范围,另一方面又担心根基不稳。经过深思熟虑,他采取了一种折中的方案,但这也让一些部下感到不满,认为他过于保守。
第六节:西进益州,成就帝业
公元211年,益州牧刘璋听说张鲁有进犯之意,心中恐惧。张松等人建议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共同抵御张鲁。刘璋听从了建议,派人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