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9)页
是“应该”或“不应该”的问题。而激情行为的目的性可以超越道德,理性无法说明人类的最终目的,只具备工具理性。在你想要达到某一种目标之时,不仅理性只能给道德让路,道德同样也要给激情让路。
    这个时候,看看尼采哲学也是必要的。尼采哲学里有一个最合人性、最接近人类生活世界的视角,那就是他通过对酒神狄奥尼索斯和日神阿波罗进行对比,考察激情与理性的张力。
    尼采把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精神叫酒神精神,把日神阿波罗精神叫日神精神。前者也叫“醉”的激情或酒神原则,意味着性力、迷狂、纵欲、情绪化和不确定性;后者也叫理性精神或日神原则,意味着秩序、形式、理智、一致性和确定性。
    于是尼采将人类历史置于酒神原则和日神原则之间的无穷无尽的矛盾、冲突和争斗之中。
    不过,人类在这两种原则的较量中,尼采并不在乎谁胜谁负,他从来没有肯定过冲突的解决只能存在于酒神的胜利中。他看重这种张力的均衡,在考察希腊悲剧中赞赏希腊人和希腊文明追求这两种气质的平衡。
    所以他曾未天真地要求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而是采纳了一个调和的立场:即只有这两种原则成功地结合起来,一个健康的社会才能出现。在这个和谐的社会中,欲望的激情和审视的理性协调一致。
    尼采就是用这个标准或者希腊悲剧式的文明典范来衡量后来文明的完美性,他甚至认为,情感与理性达不到协调和谐,就会引发疾病、偏执、变态和疯狂。因为人已经和自然环境分开了,具备了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所以个体的情感与理性的冲突所必然发生的精神分裂是人的特有现象,这是尼采喜欢用神经症解释人类现象的理由。
    人总是受制于两种基本的驱动:一是内在情绪的抒发和激荡,也就是尼采的酒神精神;一是外在理性推出的超越世界的追寻,也就是尼采的日神精神;
    激情或理性的冲动奠定了人类两种基本的人生观:世俗的和宗教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肉体的和心灵的。这两种人生观不一定是对立的,是可以兼容并包的。世俗的生活本来就是面向社会,追求成功,但同时可以进入教堂,期望超越,享受生命与超越自身并行不悖。
    人类在任何时候的任何一个共同
第(3/9)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洪荒:我,北海玄龟,绝不补天!吴云肖雪燕厉元朗水婷月炊事老兵:奋斗在九零年代从1987开始道界天下综影视配角不配合骨王:我在异世界招募眷属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大反派也有春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