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对清廷和谈的最后答复,至此,郑成功与清廷的议局永绝,清廷也最终明白谈和只不过是郑成功的伎俩罢了。
对此,史学家朱希祖有评议:“盖和议二字,在当时不过为率尔对称之词,对清廷不过为缓兵取粮之计。……故此事只为行军之诈计,不可视为正式之和议,盖观于成功之屡次与其父书,而真心见矣。”
郑成功虽然频频在广东、浙江一带出击,甚至入长江,但所占据之地旋得旋失,但其一直维持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这得益于郑成功对粮饷的极端重视,即便遭遇中左所之劫与海澄之失,仍然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这着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护国岭大捷之后,郑成功大造舰船,准备再一次向北突进。
1657年正月二十五日,总制行军司马兼水师前军指挥官张英被指派为北征军的统帅,万礼为副统帅,辖左先锋镇、右先锋镇、前锋镇等北上,目的是到温州、福宁州、牙城、潋寨等地筹集粮饷。
二月七日,张英、万礼的北征军抵达温州地界,随后进攻金乡卫。金乡卫的清军游击翟永寿、守备王虎等人见势不妙,放弃抵抗,献城投降。张英首战告捷,他在金乡卫征筹大量的米粟,还有三百担丝,装上船运回福建。
自从舟山失守后,郑军在浙江的据点遭到严重的破坏,对郑成功而言,浙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是北进长江、攻略金陵的一块跳板,必须要牢牢掌控制海权,并且在浙东建立起几个军事据点,为日后大举反攻提供战略支撑点。
张英在金乡卫的胜利,使郑成功对攻略浙江更加充满信心,他是一个精力充沛、事必亲躬的统帅,虽然在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