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也太贵了吧?”她忍不住嘟囔道,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沈长福察觉到她的为难,轻声解释:“大娘,这些可都是上等货色,自然价格不菲。不过”他顿了顿,压低声音继续道,“若是不去正经学堂,其实也无需这般讲究。”
周琴眼睛一亮,急忙追问:“哦?那该如何?”
沈长福四下看了看,仿佛在透露什么秘密:“比如说这毛笔,其实可以自己制作。您能弄到兔毛吗?”
“兔毛?”周琴心中一动,想起了住在附近的猎户陈汉。她暗自盘算着,脸上却装作为难的样子,“这倒是能弄到一些。”
沈长福点点头:“那就好办了。您若能备好材料,我可以帮您制作。一支收您十文工钱,如何?”
周琴内心欣喜,面上却故作迟疑:“这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她欲言又止。
沈长福笑道:“大娘莫要担心。这笔我做得可不比那些贵重的差。您家孩子在家学习,用这个绰绰有余。”
周琴这才“松了口气”,连连点头:“那就这么说定了!”
她装作勉为其难的样子,从沈长福那里买了一块砚台和一条墨,又订了十支笔。临走前,她故作随意地问道:“沈货郎,你可知道咱们祥和县有哪些秀才?”
沈长福略一思索,便道出了几位秀才的情况。周琴听罢,心中已有计较,却故意露出失望之色:“这送孩子上个私塾怎么就这么难呢?”
沈长福不解:“不难啊!田秀才和顾巧才就很不错,咱们这里的孩子大多去他们的私塾。”
周琴轻叹一声,不死心地又问了问远处两位年轻秀才的情况。得到模糊的回答后,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了声谢便匆匆离去。
回到村里,周琴先将东西送到玉华山的院子。刚到门口,就看见陈巧竹独自在土堆上玩耍。
“巧竹,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周琴柔声问道。
小女孩跑过来,委屈地说:“三树四田小丫说要跟着先生念书识字,不跟我玩了。”
周琴蹲下身,轻抚巧竹的脑袋:“你想跟着他们念书识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