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那次淮扬菜的文思豆腐来说吧,我一心想着加快速度,多赶出几份订单,结果切豆腐时手一抖,好几下都没切稳,原本该如发丝般纤细均匀、根根分明的豆腐丝变得粗细不均,像杂乱无章的毛线团,下锅后更是不成样子,完全失去了文思豆腐那该有的细腻美感。主厨看到后,没有丝毫的责备,而是不紧不慢地亲自拿起刀,站在我身旁,缓慢而又沉稳地示范起来。他一边切,一边用沉稳且富有磁性的声音讲解着力度该如何把控,节奏该怎样掌握,眼神中透露出的专注与专业让我茅塞顿开,仿佛一下子拨开了眼前的迷雾,看清了前进的方向。还有一回做川菜的麻婆豆腐,我误判了客人对辣度的承受力,想着客人来自四川,应该很能吃辣,便一股脑地放了过量的辣椒,结果菜一端上桌,客人吃了一滴就直皱眉,脸上满是痛苦的表情。主厨得知后,并没有立刻批评我,而是和我一起坐下来复盘整个过程,他耐心地教导我如何根据客人的地域、年龄、性别甚至衣着打扮等特征去预估合适的辣度,这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收获颇丰,犹如在黑暗中找到了照亮前路的火把。
在这样一次次如同烈火淬炼般的历练与磨砺中,短短十天时间,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蜕变。淮扬菜的选料讲究、刀工精细、火候精准,川菜的调味丰富、配色鲜艳、造型独特,我都掌握得越发娴熟精准,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剑客,对自己手中的剑了如指掌。曾经那些让我头疼不已、辗转难眠的难题,如今都能迎刃而解,我烹制的菜品无论是外观的精美绝伦,还是口感的醇厚丰富,都得到了质的飞跃。食客们品尝过后,那满意的笑容、不住的夸赞,都如同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我的心田。这忙碌又充实的十一假期,无疑见证了我在厨艺道路上如同火箭般的飞速成长,也让我对未来的厨师生涯充满了信心与期待,仿佛看到了一条洒满阳光、鲜花盛开的康庄大道在我脚下徐徐展开。
而我,凭借着没日没夜的钻研与苦练,硬是在竞争激烈得如同战场的穗香楼副灶岗位上稳稳地站住了脚跟。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手持炒勺,站在炉灶前,看着锅中食材在火焰的舔舐下逐渐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心中满是成就感。那些帮厨和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