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带队接应的是王清规。
还带了民兵两百人。
民兵这么多倒也不全是做护卫的,他都有别的活儿,绘制舆图、丈量尺寸什么的。
这不难,大礼堂都教,学会了、考过了、能拿一个上甲优的考评,都争先恐后的学。
优等能换老了东西了,就不说能换良籍、军籍了,还能预约砖瓦房,安排相亲,预约在大礼堂包办成婚登记落户……
如今大唐人多了,身上不揣几个优,干什么都要慢人一步,不好不好。
但大唐的机会很多,就算真慢了,也不用灰心。
大礼堂又张贴了告示:
昊天大道要开始铺了,象征着革命的蒸汽要升起了。
他们其实不大明白,但串联窑的热气天天冒个不停,这革命蒸汽一定是个更了不得的东西。
……
袁绍成一行人这一路走的不容易。
天寒地冻是一回事,但更多的是,邙沟人多为老弱,实在是经不住连轴转的赶路。
尤其,在临近雁门关的时候,袁贺生的妻子白笙还被号出了已经身怀三个月的身孕。
不足百号人,一路快不得又慢不得,路上病死了八个,终于是出了雁门关。
刚出雁门关不过半日,袁绍成远远的就瞧见了大唐旌旗。
一个硕大的唐字飘荡在晴空中,让袁绍成甚至有些陌生。
从他记事起,大家说的便说的是大周、武周,就算提起大唐说的也是过去乱世的事情。
可不对啊……
越往边关走,路人挂在嘴边的,便是犹记往昔贞观朝……
贞观乱世有什么可回忆的?
……不,不对。
这一刻以往在大理寺翻阅过卷宗的记忆涌上心头。
酷吏肆意杀人、百姓求告无门、李唐宗室遭到追杀、李唐旧臣屠戮殆尽、战火延绵北方不平、吐蕃不定……
无论怎么比,乱世都是当下,而非过去的贞观吧……
大周不是终结了什么乱世,它好像才是乱世的开端。
可为什么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他这一刻才反应过来。
‘尔之生路,在雁门关外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