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中落针可闻。
众人脸上神色各异,但无一例外的,是惊讶。
如杨再思,惊讶惶恐后,他迅速的垂下了头,面露沉思状。
如梅相,他瞪大了眼睛,苍老的面庞上出现了迟疑。
如武显儿,她震惊的同时,侧目悄然打量着女帝,又转着目光看向下首依次站立的武由敬与武安康。
女帝不开口,这种大事面前,自然无人敢妄言。
良久,约莫是过了快三十息,女帝声音虽迟疑,却隐有愤怒,甚至带着些质问,
“竖子安敢诈朕!?
若言不实,当伏斧钺。”
这时,武显儿才做了她该做的,做女帝的嘴替,问出那些‘如今不该从皇帝口中’说出来的愚蠢话来。
“边报固急,焉知非伪唐诈术?”
武显儿之问,也是紫宸殿中大臣们想问的。
三日破雁门关?
这已经超出他们对战事的理解。
信使也是一愣。
他没想到,朝堂上的大人们,竟然和他最初是一个反应。
“陛下明察!此报确为周土之急!”
能不急么。
他之所以能从雁门关一路疾驰来,靠得还是最初人家唐军放行、给良驹、干粮、给路线。
不然就算是驿站的弟兄再有经验,知道背着他疾驰,日夜兼程以此缩短时间,
他手中就算有鱼符,没这个命来大明宫送军情不说,更是跑不过来啊!
于是,在女帝的示意下,武显儿问,
“伪军何以克雁门关?”
信使摇了摇头答,
“臣不知。”
武显儿追问,
“伪军之众几何?”
信使一愣回答,
“臣不知。”
“伪军所用何奇械?”
信使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继续重复回答,
“臣不知。”
女帝被这一问三不知的问答触怒了。
拍案怒斥,
“放肆!”
“尔三问而不知,所传军情虚实何如?效忠周室耶?抑为逆贼耶?诈传军情,淆乱视听邪!
即刻械系诏狱,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