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麻子的部队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散去各地维持治安,清查劣迹地主,给农民丈量土地。
另一部分跟他一起,去接收刘、谭二人的部队了。
张麻子的部队,根底是当初钟明让他组建的两个师,通过这种老带新的模式,他们能很快滚起雪球,拉起队伍。
但扩张太快的话,就难以保证质量了。
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将刘、谭二人的部队打散,重新整编,然后进行思想教育,再进行大量筛检,争取全部锻炼成能打仗、会打仗的军队。
丁凛川面临的问题比张麻子严峻的多,他的部队都是南疆的旧部队,本身素质就不高,大扩军之后,整体素质又低了一大截。
虽然这样的人员素质,在神州已经是不可多得的好兵了,但丁凛川是个很傲的人,他接触过西洋教官,知道西方的兵员素质。
他更看过连西洋教官都啧啧称奇的张麻子的嫡系。
丁凛川出来当兵可不是为了混日子,他想下一次战争中,自己的部队能被道帅当做主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在侧面打阻击,或者保护粮道。
于是,他联系到了南区军校的老师们,经过数个日夜的研究讨论,将理论和实际情况结合之后,终于搞出了一套成熟的练兵方案。
张麻子看过之后回电夸他:胆大心细,敢想敢做。
钟明收到后,压了三天都没动静。
丁凛川忐忑许久,终于等到了回电,原来,钟明提出了许多建议,让他酌情考虑。
钟明提出,旧军队是为军阀服务的,新军队应该是为百姓服务的,部队不应该是钟明,或者是丁凛川的私人部曲。
他们不是为道帅和长官而战,而是为了受苦受难的农民,为了家中的老爹老娘。
钟明还提出,军队不是压在百姓头上的混蛋,而是农民的儿子,是儿子兵,而不是老爷兵。
因此,在训练中,应加强这种联系。
对于相信我们的士兵,更要加以呵护,训练之余,还要注意思想教育,可以组织拉歌之类的文艺活动,丰富大家的生活。
还要开设扫盲课堂,教他们读书认字,明辨是非。
钟明兴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