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看完信,心中感慨万千。蓝玉在异国他乡披荆斩棘,终获成功,这份成就无疑为台岛增添了一股强大的助力。他小心翼翼地将信收好,心中暗自思索,如今新火器研发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待其大功告成,若局势陡然生变,蓝玉在吕宋经营多年的势力,凭借其雄厚的财力与武装力量,或许能在关键时刻发挥扭转乾坤的关键作用 。
放下信件,林墨又全身心投入到火器研发的事务中。他凭借自身独有的现代知识,宛如永不干涸的源泉,为科研人员们源源不断地输送创新思路。他就像是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师,详细入微地描绘着现代火器的原理与构造。从子弹那精密得如同微缩艺术品般的发射机制,其内部零件的协同运作仿若一场无声而有序的舞蹈,到枪械复杂得好似精密机械迷宫的自动装填系统,每一个细节都被他剖析得淋漓尽致,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火器性能的细微之处。科研人员们围坐在一起,他们的目光紧紧跟随着林墨的每一个动作,耳朵捕捉着他说出的每一个字,听得全神贯注,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科技世界。可在惊叹之余,他们心中也如坠巨石,深深意识到前路挑战巨大,犹如在荆棘丛中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
研发进程并非一路坦途,从一开始便布满了荆棘。在着手制造新型火枪时,科研人员们便遭遇了重重难题。首当其冲的便是枪管制造,这一关键部件需承受火药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力,那冲击力宛如狂暴的野兽,试图摧毁一切束缚。这对枪管的材质与工艺提出了近乎严苛的要求,仿佛是在要求工匠们在针尖上起舞。百科学院的工匠们秉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如同无畏的探索者,尝试了各种金属材料。从常见的铁,其质地虽坚硬却在高温高压下略显脆弱;到铜,有着良好的导热性却难以承受如此强大的冲击力;再到稀有的合金,每一种材料都像是一把未知的钥匙,等待着他们去尝试开启成功的大门。他们不断调整冶炼温度,那温度的细微变化就可能改变材料的性能,时长的把控也至关重要,多一秒或少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