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6/6)页
着,手中佛珠突然崩断,玛瑙珠子滚落丹墀,如散落的功过是非。
    他还宫后连夜召见沈约、范云。
    “改南海郡为巴陵国如何?”
    武帝指尖轻叩案几。
    范云刚要开口,沈约已急得拍案:“陛下!虚名如镜花水月,实祸却是真刀真枪!”
    梁主沉默着点头,烛火在他眼底投下阴翳。
    次日鸡鸣时分,亲信郑伯禽揣着金匣快马奔出建康城。
    姑熟王府内,十五岁的巴陵王把玩着金匣冷笑:“本王不要这黄白之物,取酒来!”
    白玉杯里琼浆荡漾,少年仰头痛饮,酒渍浸透锦袍金龙。
    待他醉卧榻上,郑伯禽颤抖着覆上锦被,梁军铁甲在门外撞出闷响。
    史书总爱写权谋机变,却常忘了被碾作尘泥的少年。
    南朝齐的末代皇帝死得窝囊,连“暴亡”二字都是新朝给他涂的脂粉。
    追封的“和”字里,分明透着大梁篡位者的心虚。
    建康城里正上演禅让大戏,有个倔老头却在破屋里跟阎王爷较劲。
    门楣上“大齐忠臣”的匾额结满蛛网,家人哭求声撞得门板咚咚响,老头愣是滴水不进。
    酒肆里说书人啪地一拍醒木:“列位!可知那绝食的老臣是谁?”
    茶客们支起耳朵,却没人抬头看城头新换的“梁”字旗,正被春风吹得噼啪乱响。
    文惠太子当年和才人唱和的诗句突然传遍了街头巷尾:“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敢情二十三年前就埋下这伏笔了。
    说书人摇着折扇卖关子:“这老臣年轻时在首阳山采过薇,如今是要学伯夷叔齐那套!”
    茶客们嚼着茴香豆议论纷纷,谁也没留意窗外大齐的龙旗,早被梁字旗遮得严严实实。
    七代帝王二百三十年的江山,终究应了太子那句“宁为玉碎”。
    只是这回碎的,不知是谁家的玉。
    至于殉节的老臣究竟姓甚名谁?且看下一章分解。
第(6/6)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真嘟假嘟?剑帝重生成废材?重生1960,我在山沟里攒下万亩良田高武:开局就氪命,你小子是个狠人!快穿:打脸哪儿有打人爽狂龙归来,美女总裁沦陷了穿成寒门学渣,我一路科举舌战群儒我一个特技演员疯狂整活很合理吧道界天下没错,京圈大佬就是没她不行影视:从我的体育老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