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妫山、高山暗中居住,临广县之内应,应征为劳工修建驿亭,以此接近许泽,到时大兄会安排乡里门客为刺,在修建时刺杀,我们则趁机躲入其军营。”
“许泽的兵马有一个习惯,在面对突发的刺客之事的时候,会率先保护民众,作为劳工定能入营安置,这样我们也就更有机会隐藏起来。”
“这人以仁义爱民立本,亦可用此机会杀之!”
“好,若是事成,则日后大家一起富贵!”
……
琅琊,许泽到箕屋山过姑幕。
孔融则是南来相迎。
在门前带着许多儒生文士,一同宴请许泽等人,并且知晓他只带八百人过境,更是敬佩其豪杰之气魄。
大宴散去,小宴则是设在偏院,孔融特意叫了祢衡来见,让两个年轻人得以交谈,祢衡个头较高,身材清瘦,穿着飘逸,双目灵动却又有几分倨傲。
和许泽一番结交之后,也是暗中多次端详,他方才在宴席上就已经几次打量许泽,感觉这人谈吐很是灵动,现在再感受,给人一种“自如”之感。
倒是颇为随和健谈,这么看来,和传闻中的许泽也没有太多差别,甚至本人比传言更加多才。
“君侯北来青州,今年一番督巡之后,尽扬威名,恐怕青徐之地都要盛传君侯之功绩了。”
祢衡假意奉承,但其实这是他等了很久才说出来的一句话。
想知道许泽的心中志向是什么,就这一句话就够了。
许泽闻言愣神片刻,然后摆手道:“我对这些没兴趣。”
祢衡的脸色顿时缓和,稍稍安坐了下来。
“我出身想必正平也是听说过的,无非白身而已,如今所谓的文成武就,不过是我自百姓中来,日后亦往百姓中去的一番浪潮。”
“随浪起伏,对所谓权势、声威,并无贪恋。”
许泽说到这长叹了一口气,目光悠远的平视窗外,缓缓道:“我早年求学时,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方才能得稍许浅薄见识。”
“而每习得道理、听闻典故,都会心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