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实脸色一红,立刻转身,装作被远方湖面景色吸引,避而不答。
春水顺着她目光望去,只见湖风正好吹起少年素袍衣角。方知寒站在岸边,转过身来,冲着她们姐妹远远抱拳一礼,身姿挺拔,神情肃然,像个真正江湖上的行路人,有情有义,临别不语,却情意尽在那一礼之中。
秋实终于也不再嘴硬,只是低低点头,小声道了一句:“方公子……不是那样的人。”
渡口风大,吹动人衣袍猎猎作响。
方知寒背着手,站在那湖边石台上,望着鲲船重新升空,化作一道云霞远去。少年神情平静,目光却有些出神。
一旁的张山道士微微偏头,看着这个眉目清秀、气息沉稳的年轻人,忽然听他笑道:“张道长,既然同路,不如一道游历如何?”
张山怔了怔,似没料到方知寒会主动开口邀约。
不过他很快收回惊讶之色,点头道:“也好。独行枯寂,有个伴儿说话解闷,也不坏。”
二人便肩并肩,沿着湖边石径,缓步走入南涧国境。远处山色空蒙,有野雁掠空,湖边柳树垂丝如帘,风拂过时沙沙作响,似乎在诉说不尽的人间往事。
张山是个颇为健谈的道人,途中便开始讲起南涧国与古榆国交界地带的山水典故:“这片地界,说是南涧国,其实风俗习气早就与古榆国混杂在一起了。古榆国为楚氏一脉执政,立国已五百余年,国祚延绵,据说是靠了某位上古神女的庇佑。”
方知寒饶有兴致:“哪位神女?”
“掌报春之职,兼司草木枯荣,传说中名唤‘句芒’的后裔神裔。她每年春起报晓,草木应时生发,唯独这片土地有一棵古榆,每每慢了一拍。别的地方万物新绿,它却春来仍黄,秋至才绿,犯了‘时令’大忌。”
方知寒笑道:“所以那神女动了怒?”
“正是。女神便降下法旨:此树天资鲁钝,生来不开窍,不可修行,难成灵性。从此这片土地出土的榆树,多木性顽钝,人间便有了‘榆木疙瘩’的说法。”
方知寒点头:“原来如此。”
张山摇摇头道:“虽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