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屯,村委会议室。
苏菊方主持会议。
他搬来小板凳,开口问道:“接公社通知,咱们村要安排至少三十名知青,要解决房屋和土地分配问题。大家说说,怎么办吧?”
台下六人,都是村干部,大家各抒己见,吵得不可开交。
“土地好说,往山神庙方向拓荒,那里草甸子,烧了就可以种地。”
“不行,那里有野猪,原来还有青皮子,要是出事了,怎么办?”
“能怎么办,自认倒霉呗。看到野猪还不知道躲,活该!”
……
“静一静!”
苏菊方不得不出手制止,这闹哄哄的场面。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屯子里的人口增加了,开荒是一定要开的。”
“安全问题也有办法,每天上工的时候,派两名民兵队员保护就行了。”
这倒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在北大荒,土地并不是问题,安全才是最大的问题。
“既然土地分配解决了,接下来,咱们要考虑的是住宿问题。火炕、厨房、茅厕都得安排。”
这个,才是安置知青的关键。
增加一个两个还好,动员村民,住到自己家去。有的家庭人丁少,还能互相之间,有个照应。
一时之间,大家都犯了难。
良久,才有人试探着提建议。
“咱们屯不是有个老仓库吗?把那些破烂农具清出来,也可以住人。”
“对,那里有八个房间,一间三个人的话,能安排二十四个知青。”
“绝对不行,那里面,下雨漏水,天晴漏风,现在连个炕都没有,怎么住人?”
“那你说怎么办?住你家去?”
反对者被噎得说不出话来:“我家就一个炕,六口人住一起,也住不下啊。”
……
这样争论下去,毫无意义。
苏菊方当即拍板:
“咱们把老仓库清理和修缮一下,用作知青点吧。至于知青厨房,填出旁边的马棚,反正咱们屯,这两年没养马。”
“剩下的六人,各生产小组自己消化。再说,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