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眼下还是要以大局为重”孙明刚想开口劝阻,一个尖锐的声音便打断了他。
“孙公子,你可知道陈逸风在醉月楼是如何对待你父亲的吗?”说话的是个面色阴沉的中年文士,“他找来秋七四那个女混混,用下三滥的手段陷害老翰林!”
此言一出,人群顿时沸腾。
“这陈逸风来大清才一年多,你们看看他都干了些什么?”一个戴着方巾的举子挤到前排,激动地挥舞着双手。
“在琉球胡作非为,在望海城袭击朝廷军队”
“最可恨的是,他还想用那本《域外见闻》蛊惑人心!”
愤怒的声浪此起彼伏,孙明的心也随之剧烈跳动。他看着这些同窗好友,看着这些与父亲有过师生之谊的文人,内心的怒火在不断积聚。
“诸位,我们”
“孙公子,你可知道朝廷现在被陈逸风蛊惑,要拿我们宗学开刀了!”一个阴沉的声音插了进来。
此言一出,院中更加躁动。
“什么?这是真的?”有人惊呼。
“西学要兴,宗学就要衰落了?”
“我听说各地都有人在私下研究《域外见闻》,这简直是要亡国啊!”
寒风呼啸,吹得孙明衣袂翻飞。他站在台阶上,看着眼前沸腾的人群,内心在剧烈挣扎。父亲的音容笑貌不断在脑海中闪现,那些关于陈逸风的传言也不断在耳边回响。
就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一声悠长的叹息:“今年还能有恩科,以后呢?等到我们的子孙,怕是连科举都没了”
这句话如同一根导火索,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怒火。
“我知道陈逸风的府邸在玉兰胡同!”有人高喊。
“去找他算账!”
“让天下人听到我们读书人的声音!”
孙明看着群情激愤的场面,突然觉得一股热血涌上心头。父亲的在天之灵,想必也在期待着他的选择。
他猛地站了出来,声音嘶哑:“走!为父亲讨个公道!”
人群随即沸腾,跟着孙明浩浩荡荡向玉兰胡同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