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他在孟府为方霄先生补全心学纲领,写出"为天地立心"的绝句。”
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突兀插入:“呵呵,你们不知道内情。”说话者面带讥讽,“我查过这赵远,富阳县穷乡僻壤出身,这穷乡僻壤他压根连影子都没见过。这种人能写出什么绝句?分明是方霄先生给他脸上贴金。”
“为何?”有人追问。
“还不是为了孟家夺柳主盐业?”那人意有所指地瞥了眼角落里的柳百秋。
议论声此起彼伏,如同沸腾的水,不断翻涌。赵远置若罔闻,专注欣赏远处江山。顾玉兰则暗中留意着周围动静,纤细的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壮虎背着三把布包唐剑,如山岳般守护在后,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
角落里,柳百秋冷笑连连。这些煽风点火的举子,都是他精心安排好的。等着看这泥腿子在诗会上出丑,连带着孟方霄的名声也要毁于一旦。他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蓝云霄摇着折扇在人群中穿梭,眼中闪烁着玩味的光芒。“同知大人到!”
随着通报声,司马远缓步上台。这位同知大人虽已年过半百,但精神矍铄,举止从容。他向赵远行晚辈礼,态度恭敬:“赵先生。”
赵远只是摆手示意。这一幕让不少举子心中掀起波澜。就连柳百秋也皱起眉头,没想到堂堂同知竟如此低声下气。
“知府大人到!”
五湖府知府林柔现身,身着青色官服,面带微笑。他和蔼可亲地向众人点头示意,目光在赵远身上多停留了片刻。
突然,马蹄声急促传来。一队披甲骑兵簇拥着锦衣华服的指挥使奔至台下。赵鹰身着绣金蟒袍,腰佩玉带,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
林柔、司马远连忙下台相迎,众多举子也纷纷跟随。场面一时颇为壮观,只见官帽如林,衣袂飘飘。
高台上只剩下赵远三人,还有蓝云霄和他的侍女。清晨的风徐徐吹过,带来远处梅花的淡淡香气。
“你这个读书人,难道不知道指挥使的分量?”蓝云霄走近,笑眯眯地问道。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几分调侃。
“再大的官,跟我有什么关系?”赵远反问,目光依旧望着远方。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