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百秋目光阴冷地盯着赵远:“你和孟方霄的那些算计,我已经看得一清二楚。等着身败名裂吧!”
赵远眸光一沉:“你是柳主的人?”
“很快你就会明白了。”柳百秋冷笑着上了高台,锦袍猎猎作响。
“公子,他这样说,肯定已经有所准备了。”顾玉兰小声提醒,眼中满是担忧。
赵远挑了挑眉:“那正好,省得我们白跑一趟。”
“他是柳百秋。”一个清亮的声音响起,“他打算借你的身份大做文章,如果你不能在诗会上力压群雄,方霄先生也会受牵连。”
赵远转身抱拳:“多谢提醒。”
只见一个俊美得不似凡人的少年,眸光流转间仿佛有星辰闪烁。他身着白衣,气质出尘,举手投足间带着说不出的优雅。
“不必客气。”蓝云霄微微一笑,“我也想看看,你究竟如何过这一关。”
高台上已经坐满了文人士子,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柳百秋坐在最显眼的位置,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冷笑。他的目光不时扫向赵远,仿佛在打量一个即将落入陷阱的猎物。
赵远神色平静地走上高台。
凤鸣阁巍峨耸立,八角亭在朝阳下熠熠生辉。晨风徐来,带着几分清冽,吹动亭檐下的铜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赵远站在台上,目光扫过中央那尊刻着先祖伟业的铜鼎。鼎身斑驳,却依旧能看清那些记载着历代功勋的文字。他伸手轻抚过铜鼎表面,粗糙的触感让他若有所思。
三层台阶上的茶具布置,无不彰显着等级森严。最上层摆放着明黄色的皇族专属茶具,釉面光洁如镜;中层是评判所用的青瓷茶盏,造型古朴;再下面是状元的素白茶碗,而举人只配一个蒲团。这样的规矩,延续了两百年之久。
找到自己的位置,赵远并不急着入座。他带着顾玉兰来到栏杆边,远眺江山。晨光中的五湖府,楼宇错落,街巷纵横,一派繁华景象。
身后议论声渐起,如同涌动的暗流。
“那就是赵远?一个秀才也配做评判?”有人不屑地撇嘴。
“方霄先生亲自任命的。”另一人压低声音解释。
“方霄先生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