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我表哥当是朝廷这次派回的赈灾的钦差,那两个可能是朝廷的衙役。”
宁兰听到是这两人可能是都城来的就开始紧张,想到路上那个人曾经盯着自己看。她越想越不对劲。
自打她入了都城,见的最多便是惊影、吴今,吴今是禁军,他手下的禁军就很符合徐子元说的,练家子的评价,
“应该是禁军,我日常出宫,都是有禁军跟着的,虽然那人不让他们跟的太近,但是应当是见过我的。”
她很是紧张,没想到表哥竟然同禁军在一起,抓住徐子元的手有些紧张,
“他定是发现我了,我害怕,要不我们现在就跑吧,去找个别人找不到我的地方。”
徐子元拍着她的手以示安抚,
“先别慌,他就算是禁军,现在只是怀疑,我们现在就跑了反会被他察觉到,事情还不到这一步。”
原时承从徐子元那得到消息,亲自去几家不同的铺子买了米粮。
回去同吴今两人仔细查看,这些所购米粮价格统一,米的颜色、气味全部一致,可见是同一个仓库出来的。
他气愤道,“可见内情不假,果然是州刺史拿着义仓的粮出来售卖的。”
只是想要坐实刺史的罪名,还是要证据确凿。
要么没能打开义仓证明里面无粮,要不拿到刺史和各位粮商的账目往来,“吴都尉,我想要去义仓查看。”
吴今主要任务是保护人,查案还是要看原时承,因此并没有意见,两人乔装打扮来到府城西的仓廪。
吴都尉是武将,并不了解义仓制度,原时承一路给他讲解其中渊源。
义仓一般有户部尚书属下的仓部郎中主管,地方上州县长官从管,两方共同管理。
户部负责调令分配,地方负责本地区义仓的具体管理工作,包括粮食的征收、储存和赈济等事务。
一般地方乡绅、耆老等也会一起参与义仓管理的监督。
原时承总结道,“所以若真是义仓出事,那便是一群人利益一致互相勾结,查处难度极大。”
仓廪有兵士把守,自然不能随意靠近,两人走到附近官道旁的一处茶摊,边喝茶便看向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