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赵成特意前来,主要是想询问朱元璋是否有新的指令和安排。
李奥、牛晓乾、刘伯温见到赵成,纷纷热情地迎上去。
李奥满脸笑意,“赵公公,许久未见,在山西这边还习惯么。”
牛晓乾也在一旁附和,“是啊,赵公公,你这一来,咱们可得好好唠唠。”
刘伯温则拱手行礼,“赵公公,别来无恙。”
赵成满脸堆笑,连忙回礼,谦卑地说道,“几位大人客气了,老奴一切安好。”
李奥笑道,“赵公公,你也知道我们在现代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虽然你没在现代专门学习过,可你也跟着老朱一起去过现代,怎么还一口一个‘老奴’的。
“咱们之间说话,咋还这么拘着,随意些就好。”
赵成脸上露出些许尴尬的神情,“李大人,老奴在宫里伺候久了,这习惯一时半会儿还真改不过来。”
牛晓乾哈哈一笑,拍了拍赵成的肩膀,“就是觉咱们现在都是为了大明的事儿奔波,没必要弄得这么生分。”
赵成点点头,道,“多谢几位大人体谅,老奴心里明白。”
刘伯温微笑着说道:“好了,咱们也别光站着说话了,赵公公快请坐。”
“既然来了,咱们就好好聊聊山西这边的事儿。”
说着,他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寒暄过后,李奥率先切入正题,“赵公公,先给我们讲讲山西的近况吧。”
“如今炉子和烟囱的产量,以及煤球的产量,都详细说说。”
赵成立刻收起脸上的笑意,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清了清嗓子,开始有条不紊地汇报。
“李大人,得先跟您提一嘴,陛下要求这些都要保密,秘密进行,对各项生产都有影响。”
“就拿炉子与烟囱的生产来说,工坊里熟练工匠本就稀缺,由于不敢大规模招募新人,生怕泄露机密,只能依靠现有的少量人手。
“这一个多月工坊全力运作,炉子和烟囱一共有不到两万套。”
“至于煤球,同样因为陛下要求保密,目前一共还不到十万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