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还是工人们加班加点的成果。”
赵成说完,目光看向李奥等人,等待他们的回应。
李奥听到如此有限的产量,不禁皱起了眉头,十分不理解朱元璋对这些东西保密的深意。
他转头看向刘伯温,面露疑惑地问道,“刘老,老朱没事干要这些东西保密干嘛,现在产量这么低,老朱到底是咋想的?”
刘伯温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后缓缓说道,“小李,陛下如此安排,想必有他的深意。”
“你也知晓,咱们此行的目的,还有要让曹国公暗中与靠近大明的部落通商任务。”
“让曹国公贩卖一些食盐,少量的粮食,以及炉子煤球,就是为了安抚他们,让他们安稳几年,若是能投靠了咱大明更好。”
“其中因为北方寒冷炉子和煤球更是重要,才要保密。”
“若是过早泄露出去,让蒙元朝廷那边知晓,他们可能会为了防止那些部落生出异心,提前强行把那些部落迁移走,如此一来,让安抚拉拢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而且,你也清楚,陛下如今一心扑在获取橡胶树上,南方一些国家是关键所在,在这个当口,北方必须保持稳定,不能出乱子。”
“陛下甚至将炉子和煤球当作推动北方改革的重要工具。”
“通过提供这些物资,改善百姓生活,进而引导他们接受改革。”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计划稳步推进,不被外界干扰破坏。”
“所以,当下的保密措施,实则是为了未来更大的战略布局。”
李奥和牛晓乾听后,有些呆愣地对视一眼,眼神中满是惊讶与意外。
他们实在没想到,那些在现代几乎被淘汰、毫不起眼的炉子和煤球,在朱元璋的手中,竟能摇身一变,成为大明北方改革和安稳拉拢蒙元部落的关键要素。
牛晓乾率先打破沉默,感慨道,“真没想到,在咱们现代以前随处可见,现在都快淘汰干净的东西,到了老朱这儿,居然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他的语气中,既有对朱元璋智慧的钦佩,也有对事物在不同时代价值差异的感叹。
李奥也缓缓点头,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光芒。
“是啊,咱们只看到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