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二人拜了宋老头回来时,张氏正好把菜端上桌。
宋应知考上举人,家里应该做顿好吃的庆祝,但一家人都没出孝,张氏端上来的饭菜皆是以清淡为主。
饭后,一家人开始商量起田税与徭役名额的事。
“原本,你三爷爷的意思是在村里办个流水席好好庆祝一番,但咱们家还在守孝,这事爹就给拒绝了。”
听着宋大河的话,宋应知很是理解。
“一切都听爹的意思。”
看儿子没有任何不满意,他才继续往下说,并拿出一张写满字迹的纸交给宋应知。
“前日,衙门就有人来报过喜了,你三爷爷他们知道后,昨天就来咱们家商量过了,内容全写在这张纸上,爹不识字,你自己瞧瞧。”
宋应知接过纸,一目十行的快速将里面的内容一字不漏的看完。
这就是一张清单,里面详细的写明了每家每户要挂多少亩田,以及获得免除徭役的名单。
宋应知很是意外的笑了笑,“爹,这才一天,三爷爷他们的动作可真快……”
所谓寒窗苦读十年无人问津,一朝中举天下知。
“嗐!你三爷爷也是担心你从府城回来舟车劳顿,没心思听这些琐事,就提前给定了。”
宋大河没觉着这有什么,反正这些多出来的名额都是要给族人的,这张清单是早晚的事。
宋应知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也好,既然名单已经写好,也省得他再耗费时间去与族人周旋。
于是第二天一早,宋应知便拿着清单,带着李游去了县城。
他先是去了一趟孙秀才的私塾看望孙秀才,随后才去衙门办理举人文书和登记水田、徭役名额等琐事。
宋应知这回来县衙,魏县令亲自接待,不仅上了好茶,连着态度都变了不少!
书房内,魏县令亲自给宋应知斟茶,随后眼热的看着他笑着说:
“真是后生可畏啊!短短三年时间,你就能中举,日后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将茶水端给宋应知后,魏县令才继续感慨:“遥想当年,老夫也是考了三回才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