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或许在妻子难产的过程中,深感自己的无力和对生命无常的无奈。面对妻子冰冷的遗体,他的内心充满了悲痛和自责。此后,他无法面对失去妻子的现实,也难以承受家庭中没有妻子的空缺。于是,他选择逃避,将世袭的官职和宁国府的管家权力都交给了贾珍,自己则出家做了道士,试图在道教的修行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忘却这份痛苦。可以说,妻子的难产离世,极有可能是他选择消极避世、出家求道的重要情感因素。
2.政治因素
贾敬放弃仕途选择出家,极有可能与政治因素相关。从朝代更替角度看,有观点认为贾敬考中的乙卯科进士处于明朝末期,而清朝接替了明朝。“贾敬”谐音“假进”,暗示他这个进士在新的朝代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他作为前朝进士,或许不愿变节为官,在新的政治环境下,仕途之路变得艰难且充满不确定性,这可能促使他萌生退意。
再看官场黑暗,封建社会的官场充斥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贾敬即便考中进士,若进入官场,也需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周旋。他可能目睹了官场的腐败和黑暗,不愿同流合污。在《红楼梦》的时代背景下,家族势力盘根错节,政治斗争异常激烈。贾敬若深陷其中,不仅可能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还可能危及自身和家族的安全。
从小说情节来看,贾敬早早将世袭的官职让给儿子贾珍,自己远离官场,选择在道观中修炼。这一行为或许是他对政治环境的一种逃避,也是对官场黑暗的无声抗议。他希望通过出家,远离政治的漩涡,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因此,政治因素很可能是贾敬放弃仕途选择出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3.个人信仰
贾敬对道教的信仰极有可能是其出家的主要原因。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道教文化盛行,追求长生不老、羽化成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贾敬深受道教文化的熏陶,对道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深信不疑。他认为通过炼丹、修行,可以与神灵沟通,获得超凡的力量,从而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
道教文化对贾敬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从思想层面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