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旧债,该清了。\"面具人忽然扯开衣襟,胸膛的九黎刺青旁,北静王府的蟠龙纹在炉火中泛着血光。黛玉瞳孔骤缩——那刺青边缘的烧伤痕迹,与三年前梨香院走水时救出的焦尸分毫不差。
洞顶突然坠下盐粒,紫鹃举灯照见岩缝间卡着的半本航海日志。泛黄的纸页记载着\"癸卯年谷雨,得荣国府铁木三百根\",而当日正是贾琏奉命修缮宗祠之日。宝玉用剑尖挑开粘连页脚,夹层的潮汐图竟用湘绣技法绘成,针脚走向与黛玉襁褓的隐线纹完全重合。
\"看这刀柄!\"随行衙役突然高呼。淬火池中浮起的倭刀木柄上,阴刻的缠枝莲纹间暗藏\"敏\"字——正是贾敏出阁前在荣国府用的私印。黛玉俯身细看,刀镡处的云雷纹在幽光中竟显形为\"双生祭\"三个篆字,与昨夜瓷瓶中的血书字迹如出一辙。
面具人突然挥刀劈向盐引墙,飞溅的盐粒在炉火中炸开蓝焰。黛玉闪避间撞到岩壁,后颈胎记贴上冰冷的铸铁板,整面洞壁突然浮现荧光图谱——正是二十年前失踪的《两淮盐路勘验图》,而标注私盐窝点的朱砂印,全数盖着甄家已故太爷的私章。
\"这铁水…\"紫鹃颤抖着指向淬火池。翻滚的寒铁浆中浮起半枚金锁片,正面\"长命百岁\"的錾刻缺了\"百\"字,背面九黎图腾却完整如新。黛玉猛然想起胞姐信中\"金锁缺字处,当见故人归\"的暗语,袖中匕首已抵住面具人的咽喉。
机括声再度响起,洞顶垂下三百条铁链,每条都栓着青瓷瓶。黛玉挥剑斩落最近那条,瓷瓶碎裂声里跌出整卷盐商名录——首行\"甄世仁\"的朱批下,赫然附着北静王府的暗记。宝玉用火折子燎烤名册,遇热显形的海路图竟与大观园荷塘布局完全一致。
\"听听这声响。\"面具人突然击掌。洞窟深处传来婴孩啼哭,混着铁器相撞的铮鸣。黛玉循声转过隘口,只见九黎火凰旗下,整箱未启封的寒铁引正在装船,每块铁锭底面都錾着\"御赐荣国公\"的暗纹——这正是三年前圣上赏给贾府修缮宗祠的北海玄铁。
紫鹃突然扯住黛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