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物归原主了。\"面具人忽然摘下面具,右颊胎记在炉火中泛着暗红。黛玉踉跄后退——那胎记的轮廓,与她颈后双鱼纹的游动轨迹完全契合。倭刀劈落的瞬间,宝玉的剑锋已挑开对方衣领,颈间长命锁的\"甄\"字在火光中逐渐蜕变为\"林\"字。
洞窟突然地动山摇,岩浆自裂缝涌出。黛玉护着新得的盐商名录疾退,见寒铁引在高温中熔成幽蓝铁水,渐渐凝成双鱼戏珠的图腾。面具人在火中狂笑,抛来的半枚玉钥匙插入岩壁机关,整面盐引墙轰然倒塌,露出后面深藏的铸铁箱——箱内整摞地契盖着贾赦二十年前的私印,而见证人处签押的,竟是早已\"暴毙\"的甄家三公子。
第七折 血鉴前尘烬未央
巳时的矿洞在震颤中簌簌落灰,黛玉攥着襁褓残片疾退三步。岩浆自岩缝涌出的刹那,淬火池中的寒铁引突然腾起幽蓝焰火,将面具人青铜面具上的九黎图腾映得狰狞如活物。热浪掀开黛玉的素纱袖,腕间灼伤渗出的血珠滴落铁水,竟凝成双鱼戏珠的血珀。
\"十六年血祭,终在今朝!\"面具人扯断颈间银链,长命锁坠入熔岩的瞬间,锁面\"甄\"字褪去金漆,露出底下錾刻的\"林\"字。宝玉挥剑挑开他凌乱鬓发,右颊的暗红胎记随火光游动——那蜿蜒纹路与黛玉颈后的双鱼纹,在岩壁投射下竟合成完整的河图洛书。
黛玉的匕首哐当坠地。记忆如熔岩翻涌:三年前的中秋夜,她替贾母整理旧箱笼时,曾摸到件绣着双鱼纹的婴孩肚兜。当时王夫人说那是早夭的珠大哥遗物,可那肚兜的针脚分明与此刻手中襁褓残片一模一样!
\"姑娘当心!\"紫鹃扑来推开黛玉。坠落的盐引在火中炸开,朱砂印鉴遇热显形——每张盐引背面竟用明矾水写着倭国文字。宝玉用剑尖挑起燃烧的残页,焦痕拼出\"以双生祭炉,换东海盐路\"的汉文,字迹与贾政书房那幅《盐铁论》批注如出一辙。
岩壁突然裂开巨缝,三百把淬火的倭刀在震动中坠入熔岩。面具人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