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们在老人的耐心教导下,逐渐掌握了制作风箱的技巧。尽管过程中不乏失败与挫折,有的智人不小心凿坏了木板,有的在捆绑时绳索松开,但他们没有放弃。经过数日的努力,一个个简易却实用的风箱终于制作完成。
当风箱被放置在熔炉旁,智人们拉动活塞,强劲的气流呼啸而出,吹向熊熊燃烧的炉火。火焰在风箱的助力下,瞬间变得更加猛烈,舔舐着坩埚中的铁矿石,为炼铁大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让智人们向着掌握先进技艺的道路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在一片空地上,老人开始指挥智人们再建造几个小火炉。智人们先去收集来大量干燥的草,他们用粗糙的双手将草紧紧捆成一个个结实的草团。这些草团将成为小火炉最初的框架与隔热层。
随后,老人捧来一堆黏土,他把黏土加水搅拌均匀,使其变得柔软而易于塑形。智人们学着老人的样子,用黏土围绕着草团堆砌起来。他们一层一层仔细地涂抹,将黏土拍实、抹平,慢慢构建出小火炉的炉壁。老人在一旁不时地指点,提醒智人们注意炉壁的厚度与密封性,确保小火炉能够有效地聚拢热量。
几个小火炉逐渐成型,然后挖个孔装上风箱放火点燃草捆烘干炉壁。接下来,便是处理铁矿石的环节。智人们将采集来的铁矿石放在一块巨大的扁平石头上,用手中简陋的石锤反复敲打。一开始,铁矿石只是出现一些浅浅的裂痕,但随着敲击次数的增多,矿石逐渐被捻成了细小的粉末。
智人们的手臂因为长时间的用力而酸痛,但他们依旧坚持着。每一下敲击都伴随着沉闷的声响,石锤起落间,铁矿石粉末在石头上堆积起来。老人看着专注的智人们,心中满是欣慰,因为他知道,这每一步都是智人们走向掌握炼铁技艺的关键步伐。
当小火炉的建造工作完成后,智人们便开始为炼铁做最后的准备。他们四处搜集来大量的木炭,这些木炭是之前在森林中烧制而成,此时成为了提升火炉温度的关键材料。
智人们小心翼翼地将木炭倒入小火炉中,随后点燃了火种。起初,火焰只是星星点点地在木炭间闪烁,随着风箱推拉作用下,火势逐渐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