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渐渐破晓,孔父嘉无心恋战,夺路而逃。又遭遇高渠弥,双方再次激战一番。孔父嘉无奈,只得弃了乘车,跟随他的人只剩下二十多个,最后徒步逃脱。右宰丑则在混战中阵亡。宋、卫、蔡三国的兵车和士兵,全部被郑国俘获。之前三国掳掠的郑国郊外的人畜和辎重,也再次回到了郑国手中。(这都是郑庄公的妙计啊。)史官有诗赞曰:“主客雌雄尚未分,庄公智计妙如神。分明鹬蚌相持势,得利还归结网人。”
郑庄公夺取戴城,又兼并了三国的军队,大军凯旋而归,满载着战利品。郑庄公大排筵席,款待一同出征的将领们。将领们轮番举杯,为庄公祝寿。庄公脸上露出得意之色,举起酒杯,将酒洒在地上,说道:“我凭借天地祖宗的庇佑,以及诸位爱卿的力量,作战必定胜利,威名远扬,超过了上公,与古代的方伯相比又如何呢?” 群臣纷纷高呼千岁。只有颍考叔沉默不语。郑庄公目光炯炯地看着他。颍考叔上奏说:“主公的话有误!所谓方伯,是接受王命成为一方诸侯之长,有权专行征伐之事;命令一出,无人不执行,一呼百应。如今主公假托王命,声讨宋国之罪,周天子实际上并不知晓此事。况且传檄文征召各国军队,蔡国和卫国反而帮助宋国侵犯郑国,郕国和许国这样的小国,竟然公然不来。方伯的威严,难道就是这样的吗?” 郑庄公笑着说:“爱卿说得对。蔡国和卫国全军覆没,已经受到了小小的惩罚。如今我想要问罪郕国和许国,应该先攻打哪一个国家呢?” 颍考叔回答:“郕国与齐国相邻,许国与郑国相邻。主公既然想要以违抗王命的罪名攻打他们,就应该明确宣告他们的罪行,派遣一员将领协助齐国攻打郕国,再请齐国军队一同来攻打许国。夺取郕国后就归齐国所有,夺取许国后就归郑国所有,这样才不失两国共同作战的情谊。等事情结束后,向周天子献上捷报,也可以蒙蔽四方的耳目。” 郑庄公称赞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