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朱元璋沉思片刻,轻抚长须:\"雄英所言极是。朕登基之初,曾有意普及教育,奈何当时国家初定,百废待兴,未能实施。如今天下太平,确是推行此策的好时机。\"
    但老皇帝也提出了自己的顾虑:\"此二策虽好,但牵涉面广,若一次推行全国,恐引起混乱。朕以为,可先在南京周边地区试点,待成效显着后再逐步推广。\"
    朱雄英恭敬地点头:\"祖父明见。孙儿也正有此意,先小范围试行,总结经验教训,再全面推广。\"
    朱元璋满意地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去吧,朕准了。朕相信,在你的主持下,这两项改革必能取得成功。\"
    得到皇帝首肯后,朱雄英立即组建了两个专门班子,分别负责学堂建设和医疗改革。他亲自督导学堂建设,制定教材和选拔教师。
    \"公共学堂与私塾、官学不同。\"朱雄英对负责教育改革的官员说,\"它面向普通百姓子女,既要传授经典,也要注重实用。教材编写要通俗易懂,贴近民众生活。\"
    他定下了学堂的基本课程:启蒙阶段教授《三字经》、《百家姓》等基础读物,使学童认字明理;进阶阶段则分科教学,农村地区侧重农耕技术、简单算学;城镇地区则增加商业知识、工艺技术等内容。所有学堂都设置医药常识课程,教导学童基本卫生和常见病症的预防。
    教师选拔也是重中之重。朱雄英下令各地推荐品行端正、学识丰富的士人担任教师。他特别强调:\"教师不仅要学问好,更要有教育热忱,能因材施教,引导学童全面发展。\"
    同时,医疗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朱雄英从民间延请名医,编撰通俗易懂的医书,供百姓学习基本医理和常见病症的预防治疗方法。
    \"《惠民医鉴》要用浅显语言,配以详细图解,使普通百姓也能看懂。\"朱雄英对主编医书的太医院院判说,\"重点放在常见疾病的预防和简易治疗上,尤其是妇幼健康,事关国家未来。\"
    各地惠民药局的建设也在有序推进。药局不仅提供平价药材,还设立义诊处,定期由医者为贫困百姓诊病。朱雄英还创设了\"医者巡回\"制度,派遣太医院医者定期下乡,为乡村医者传授医术,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只要胆子大,诡异住我家男人不乖多半是被惯的打一顿就好觉醒最强至阴妖体,欧皇竟是自己癌症晚期,高冷老婆疯狂报复我造化天帝孤心月光狱出天龙官道之红色权力白衣披甲到部队离婚,被冷面军少亲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