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三个月后的深夜,江寒的手机突然震了起来,屏幕上跳出老陈发来的加密文件。卫星监测数据显示,北极圈冻土带有异常能量波动,跟三年前一个神秘科研团队注册的低温核聚变专利参数特别像。他马上拨通白逸飞的电话:“还记得咱们在冰岛布下的情报网吗?该启动‘破冰者’计划了。”
    雷克雅未克正处于极昼,林玲戴着伪装眼镜,在地下实验室见到了叛逃的科研人员。那人递来硬盘时,手指还在抖:“他们已经完成小型化装置测试了,用海水当燃料,能量输出是传统电池的两万倍。” 视频里跳动的蓝色等离子体,让林玲瞪大了眼睛 —— 这可不是普通的核聚变,而是能在常温下稳定运行的量子约束装置。
    消息传回国内,研发中心一下子安静得可怕。白逸飞把咖啡杯重重摔在桌上:“要是这项技术能量产,咱们所有的电池技术就都没用了!” 江寒却突然笑了,他调出 “再生之星” 系统的升级日志:“还记得咱们的废旧电池回收网络吗?要是把全球百分之三十的报废电池,改成量子催化剂载体……” 老陈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惊喜:“咱们能用现有的供应链体系,搭建量子能源的前期基础设施!”
    一场秘密的技术竞赛,在冰层下悄悄开始了。瀚海白氏联合欧洲航天局,打着 “太空垃圾清理” 的旗号,在近地轨道布置了三百颗微型监测卫星,实时捕捉量子能量波动。同时,林玲的 “能源换资源” 策略,也显出了长远价值 —— 非洲三个国家同意,用锂矿开采权,换首批量子储能站的建设资格。这些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站点,会成为未来量子能源网络的关键节点。
    国际科技巨头终于发现不对劲了,他们想用专利壁垒,限制量子技术的应用。但江寒早就有准备,对方律师团在日内瓦仲裁庭展示所谓 “基础专利” 时,瀚海白氏的代表却拿出了几百份更早的技术改良文件。“我们不否认原始创新,” 江寒在视频连线里笑着说,“但让技术给全人类带来好处,才是真正的商业文明。”
    冬至那天,北极圈传来好消息。老陈的团队用废旧电池里的钴元素,成功把量子装置的启动温度提高到零下十五度。这个看似不大的突破,意味着量子能源设备能在地球上百分之七十的地方稳定运行了。第一台民用原型机在冰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游戏入侵:男女主恩爱我背后偷家我走后,渣男一夜白头听说你是归途我掌握外星科技超越地球官场从秘书开始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结婚十年,妻女厌我,离婚后我炙手可热神话从童子功开始玄幻:天牢三年,那个纨绔出狱了张小曼洛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