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决定开放‘世界之树’底层协议。” 白逸飞的声音通过同声传译在会场响起,“不管是哪个国家、哪家企业,甚至是个人,都能用废旧电池搭建自己的量子节点。” 台下一片倒抽凉气的声音,那些国际科技巨头的代表们脸都白了 —— 他们精心布局的数据牢笼,在这个开源协议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不过,合作的过程并不顺利。瀚海白氏的技术团队进驻中东一个国家的时候,当地部落首领非要在量子站的顶端镶嵌他们的图腾徽记。江寒亲自带着设计团队跑到沙漠,看着老工匠用骆驼骨雕刻出把量子火焰和图腾结合在一起的纹样,突然就想起了南美雨林里的金字塔 —— 真正的技术融合,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输出,而是要让它在当地生根发芽。
在亚洲,国际科技巨头搞了个 “绿洲行动”,想用免费的能源设备抢占乡村市场。白逸飞却让中海研发中心把 3d 打印设备送到山区,教村民用当地的黏土制作量子催化剂载体。第一座带着孩子们手印装饰的量子站在喜马拉雅山麓亮起来的时候,竞争对手的无人机拍到了这样的画面:村民们围着发光的装置跳舞,光晕里隐隐约约能看到和月球飞船一样的几何符号。
最惊险的一次较量发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国际科技巨头联合做空机构,想通过操纵股价,破坏瀚海白氏的合作信任。江寒却在开盘前一小时,向全球直播了南极实验室的最新成果:用海水和废旧电池做出的量子催化剂,成本只有传统工艺的二十分之一。股价逆势涨停的时候,白逸飞在交易大厅收到神秘团队的消息:“真正的护城河,是让所有人都能参与进来。”
冬至那天,江寒和白逸飞爬上了中海总部的天台。远处,黄浦江面上的量子航运灯塔正在调试,每次闪烁都在给过往船只输送清洁能源。白逸飞指着对岸正在建设的 “守灯人广场”,那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