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征正在调息,闻言睁开眼,苦笑道:“李大哥就别取笑我了。若非情势所逼,我岂会行此沽名钓誉之举。”
“沽名钓誉?我看未必。”李白摇摇头,眼神带着几分深意,“我观你这字,确有神异。并非妖术,倒像是……引动了某种天地间的浩然之气,与书写者的意念相合,故而能影响人心,趋吉避凶。这等手段,可不是寻常书生能有的。”
齐征心中一动。浩然之气?意念相合?难道这才是那“笔法精要”的真谛?而判官笔的作用,只是一个引子或者放大器?
“不说这个了。”齐征岔开话题,“城中重建,最缺的是什么?”
“缺钱,缺人,缺材料。”李白想也不想就答道,“钱嘛,你抄了钱有德的家,暂时够用。人,你搞了个以工代赈,也算解决了部分。最麻烦的是材料,尤其是木材和石料。县城内外能用的,都被征调得差不多了,要去远处采伐运输,耗时耗力,花费巨大。”
齐征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个难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材料,重建工作就无法大规模展开。
“我记得,钱有德的家产里,似乎有一片城西的荒山地契?”齐征忽然问道。
柳如是之前整理卷宗时跟他提过一嘴,那片荒山据说石头多,树木稀疏,没什么价值,钱有德当年也是被人抵债得来的,一直闲置着。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李白回忆了一下,“那地方我去过,鸟不拉屎,全是石头疙瘩,连采石都没人去,嫌路不好走,石头质地也一般。”
“路不好走,可以修。石头质地一般,盖民房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