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名嘉宾聚集在雷吉斯坦广场中央,三座建于15世纪的神学院以完美的几何对称俯瞰着他们。建筑博主林晚的目光被左侧神学院的马赛克拱券吸引:“帖木儿王朝的建筑师用28种几何图案覆盖墙面,每种都对应着《古兰经》的章节——但中间的拱券少了一种。”
“那是被诅咒的‘第29种图案’。”突然响起的男声让众人惊觉,穿白袍的当地向导不知何时出现,他的眼睛蒙着布条,“1417年,建筑师兀鲁伯因计算出地球公转周期,被宗教法庭指控‘窥探神的领域’,他设计的第29种图案被凿去,本人也死于自己建造的天文台。”
退役法医张诚注意到向导袖口露出的烧伤疤痕:“被害人是英国考古学家爱丽丝·怀特,据说她上周在神学院地下室发现了兀鲁伯的星象手稿。”他指着广场中央的日晷,晷针阴影正指向神学院入口的第13级台阶,“而她的虚拟尸体,就躺在那里。”
当嘉宾们冲向台阶时,地面突然凹陷,露出地下密室的铁栅栏。爱丽丝的“尸体”穿着沾满沙尘的考古服,手中紧握着一块刻有星象图的泥板,指甲缝里嵌着蓝色粉末。“青金石研磨的颜料,撒马尔罕的特产。”符号学家阿米尔蹲下观察,“泥板上的星座位置与现代星图不符,可能是兀鲁伯计算的15世纪星空。”
数学教授陈默掏出便携式星象仪:“1417年的春分日,撒马尔罕的日出方位是东偏北12度,对应泥板上的狮子座a星……”他突然指向神学院穹顶的通风口,“那个位置应该有反光镜,将阳光投射到泥板的特定位置!”
阿宇的热成像摄像机捕捉到穹顶内的金属反光:“温度异常,海拔12米处有旋转镜面!”当陈默计算出镜面角度时,阳光穿过通风口,在泥板上投出一串阿拉伯数字:17、4、22、9。
“这是斐波那契数列的变形!”结构工程师沈薇惊呼,“17-4=13,22-9=13,而13是雷吉斯坦广场的经度数值——密码是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