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酒馆不大,三间门面,两层楼,临街的木牌匾已经斑驳,但招牌菜“椒麻鸡”和“烧酒兔”在附近一带颇有些名气。叶语闲选了靠窗的座位,几人一落座便要了一桌菜。
店小二脚程利索,酒过三巡菜还没齐,小狐已经忍不住开口。
“叶老板,”她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点点期待,“你说那边的买家,多久会找上门来?”
叶语闲正拨着茶叶渣,闻言抬起头,嘴角一勾,笑得不紧不慢:“很快。大概等我们吃完这顿、回到客栈,应该就会有人来报信了。”
“这么快?”
“嗯,”他放下杯盏,语气随意却笃定,“那块羊脂玉虽然不大,但品质真不俗,说是小极品都不过分。而我交代小林给的标价,是市面正常价格的两倍。”
“……他们不会直接杀价么?”
“这就是妙处。”叶语闲眼神微动,“我留了一句条件在后面——若买家还价,可安排与持玉人当面详谈。言外之意就是:你若识货,咱们可以再谈;你若不识货,就别浪费时间。”
小狐恍然:“所以真正懂行的人,一看到这个标价,反倒不会被吓退,而是会被吸引。”
“对。”叶语闲点头,“如果‘温玉照瓷’是行里人,那她一定明白,这种玉石有价无市。更何况我们压根就没藏着掖着,反而送到她人前显摆了一番。”
他轻轻抿了口茶,语气轻描淡写:“她要是还在成都,又还盯着玉道生意——她就一定会上钩。”
窗外光影斑驳,茶水袅袅升腾,几人边聊边等菜,仿佛什么都不急。但在叶语闲眼里,这顿饭不过是“回信”之前的一段铺垫。
酒馆的二楼临街而建,靠窗的位置视野开阔。窗外有街头艺人吹笛卖艺,也有小贩挑担叫卖,街头喧闹不止。屋内却颇为安静,只有偶尔风吹过老旧风铃,叮叮作响,仿佛刻意隔绝了尘世的纷扰。
不多时,店小二就将热腾腾的饭菜一股脑地端了上来,放得满满一桌,香气直冲鼻端。
“哟,这川菜上的倒挺快。”叶语闲抿了口热茶,淡淡一笑,“不过成都是天府之国,吃